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氟喹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用药及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更好的指导氟喹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将我远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120名患者对氟喹酮类药物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药物的临床给药方式,分析患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高发年龄阶段,不良反应的高发系统范围。结果患者在41-50岁年龄范围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且在药物使用中主要不良反应系统范围为皮肤系统及神经系统。患者在静脉给药时的并发症发生率较药物口服高。结论若要对氟喹酮类药物将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需要对药物的给药方式进行优化,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关键字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氟喹酮类药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抗菌种类多,抗菌活性强,在对应用泌尿生殖系统临床治疗及呼吸道肠道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中,存在着使用方法不合理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在过敏、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等部位。这不仅会对患者的药物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还会造成不良反应加深患者的痛苦。故我院对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级临床用药方法进行探究,旨在对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原因分析,并研究如何合理用药,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远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共计120名患者纳入研究,共计男58例,女62例,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为(42.5±7.2)岁,使用的氟喹酮类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莫西沙星、第四代加替沙星。患者对研究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患者在使用氟喹酮类药物的临床情况、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范围、药物使用状况、用药方法等数据进行分析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药物类型,使用人群比例;记录患者药物使用类型对应的不良反应类型;2结果2.1人群占比在12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多,且41-50年龄段发生概率较高。如下表1表1.不良反应的年龄性别分布年龄性别占比男女20-3011916.6631-4010815.0041-50201529.1651-6091318.3361-709814.1671+547.502.2不良反应表现范围例数氟喹酮类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类型中国,皮肤过敏反应较其他系统更多。见下表2.表2.不良反应系统范围及临床表现统计系统反应类型例数占比皮肤皮疹、瘙痒、潮红6251.66神经系统头痛眩晕1512.50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1915.83心血管系统胸闷、静脉炎1310.83呼吸系统鼻塞54.16全身性发热65.003讨论氟喹酮药物抗菌谱广且体内分布广泛,氟喹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使用中,由于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少、反应症状较轻而受医者用药青睐,但如用药不合理或未针对病症用药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剂量的依赖性,主要有头晕、噩梦、困乏等症状,如有不良反应出现则应立即停止治疗。胃肠系统与肝胆系统环丙沙星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症状,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循环系统在左氧氟沙星河环丙沙星使用中,有心悸、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血液系统长期或大量服用氟喹酮类药物的患者,血液系统会有白细胞与血细胞减少的情况,有乏力、低热,严重的有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运动系统氟喹酮类药物会对年幼动物的关节软骨产生损害,影响患者发育,故严禁18岁以下儿童使用。皮肤反应氟喹酮类药物使用后有光毒性皮疹出现,此反应春季为高发、女性患者多发,多在用药后几周内,症状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皮肤过敏主要发生在用药30分钟内,但可以通过口服其他药物治愈症状。经研究发现2,静脉给药的用药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药物快速融入血液,加快疗效,但在此种用药方式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所以医者必须尽量使用口服用药方式,减少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次数。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时必须进行停药观察,并判断患者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根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本次研究中,虽然加替沙星还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但结合目前其他国家的情况,还是要对加替沙星持有谨慎的态度3。综上所述,氟喹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途中,需要医者对各类药物的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严格把握,认真分析患者过往病史,谨慎进行药物使用的选择,准确调整剂量,合理的临床用药,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叶月华,许伟杰.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2)261-262.2黄塘娟.120例氟喹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研究J.海峡药学,2016,28(10)269-271.3冯亚奇.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28-29.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氟喹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临床使用氟喹酮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过敏反应、皮肤及其附件,局部和口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结论对于氟喹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其单独与联合用药量,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美国更新氟喹酮类药品说明书的评价过程及内容,为我国药品上市后风险获益评价及更好的药品监管提供借鉴。方法系统介绍美国对氟喹酮类药品开展评价的背景、内容及结果,分析美国对氟喹酮类药品评价及监管的思路与方法。结果美国此次对氟喹酮类药品的评价,不仅是对此类药品安全性的全面评价,还针对其涉及的3个适应证开展了风险效益评估,对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关注国外先进的药品上市后风险获益评价及监管措施,可为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与监管提供思路和借鉴。

  • 标签: 氟喹诺酮 说明书 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剖宫产 产妇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药物对改善术后疼痛的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院 于 201 8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收治的剖宫产 产妇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 43 例,采用 盐酸吗啡镇痛 ),观察组( 43 例,采用酒石酸布托啡 镇痛 ),收集分析 两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 结果: 两组产妇 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 , 观察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药物镇痛,能够在保证患者疼痛评分的基础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石酸布托啡诺 剖宫产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地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病人进行研究分析,把80例病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40例采用地孕素治疗,参照组40例采用炔雌醇屈螺酮片。统计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炎症水平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检验。结果 参照组总有效率占比(75%),研究组总有效率占比(97.5%),此项研究比较,研究组有优势;且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IL-8、TNF-α、CA125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地诺孕素 痛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治疗中,治疗方案选择为喹酮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限定为2019.11~2022.1期间在院肺结核患者,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喹酮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肺结核治疗中使用喹酮药物能够更好地促进疗效提升,干预组使用喹酮药物治疗后有效率预测值明显更高(P<0.05);在干预组使用喹酮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更好的提升治疗安全性(P<0.05)。结论:基于患者肺结核病情表现,在临床治疗中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喹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进一步提升,更好的优化了整体的治疗效果,且保证临床治疗安全性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肺结核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硝唑联合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牙周炎治疗的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用盐酸米环素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42例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环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数无差别,且牙龈出血情况较为严重。治疗后均有改善,且牙菌斑及牙龈出血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实验组牙周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盐酸米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效果良好,有效改善牙周病变及炎症情况,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炎 替硝唑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药学干预对临床上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的促进作用。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采取喹酮类药物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信封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参比组结合病情、药物说明书,遵医做好喹酮类药物治疗工作;研究组使用药学干预法管理喹酮类药物。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药物利用指数低于1.0,且比参比组低,不合理用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运用喹酮类药物,确保安全性与疗效,具有很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集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研究组接受药学干预,对照组则未接受干预。通过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方案、疗效评价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用药方案制定、给药途径选择、药物剂量调整等方面接受了药学团队的干预,并得到了针对性建议。结果显示,研究组在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药学团队的专业指导和建议,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洛芬联合盐酸米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之间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除了牙周基础治疗外,分组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利用相关观察指标评估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布洛芬联合盐酸米环素软膏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安全有保障。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布洛芬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马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马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马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马替尼(10mgkg-1)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马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学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李佳琪,女性,13岁,汉族,未婚,患者于7年前不幸车祸伤及右大腿,软组织损伤严重,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后患侧下肢发育不等长,明显短于健侧,走路陂行,右下肢关节活动尚可。右大腿外伤后大面积植皮瘢痕,站立位身体向患侧倾斜,膝关节外翻畸形20度,大腿长度短于健侧8cm,髋膝关节活动无障碍。末梢感觉和循环存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短缩畸形 固定治疗 固定架 膝关节活动 护理
  • 简介:课题通过对68例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调研,对曲康唑注射液在治疗EICU患者IFI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按制定的入组条件,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EICU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患者进行筛选。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符合条件者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35–90岁(平均年龄为(75.1±11.1)岁),包括36名男性和32名女性患者。全部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60.3%,其中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3.3%、59.5%、65.2%,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有11例(16.2%)出现与曲康唑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肝功能受损及低血钾。曲康唑治疗EICU患者IFI疗效确切、安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及各生化指标,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伊曲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盐酸米环素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四环素,近年来在口腔常见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备受关注。对其在慢性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窦道型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种植体周围炎、干槽症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盐酸米环素软膏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口腔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有效、安全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方法52例中期妊娠孕妇用口服米非司酮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联合用药引产(观察组),并与单用利凡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5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宫颈成熟、引产时间、并发症及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促宫颈成熟、引产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利凡羊膜腔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 标签: 中期妊娠 引产 米非司酮 利凡诺 羊膜腔内注射法
  • 简介:目的中期妊娠引产用利凡羊膜腔内注射和利凡羊膜腔内注射后口服米非司酮的效果分析。方法将304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4—27孕周)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加口服米非司酮,另一组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结果羊膜腔内注射利凡加口服米非司酮组中,引产时间在26.37—42.59小时,引产成功率:100%,无软产道损伤,出血量在53.3±38.2ml,,羊膜腔内注射利凡组引产时间在38.8—53.8小时,引产成功率96.7%,软产道损伤4例,软产道损伤发生率2.67%,出血量52.1±35.1ml。结论比较两种引产方法,口服米非司酮加羊膜腔内注射利凡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比单独使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软产道损伤,提高引产成功率。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期妊娠 药物引产 利凡诺 米非司酮 引产时间 产道损伤
  • 简介:分析药师在药学服务和处方干预中遇到的氟喹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参与处理该类药物引起药害的典型病例;指出氟喹酮类药物对软骨和韧带具有毒性作用,会引起骨关节损害;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皮肤软组织等药害;故建议应用氟喹酮类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损害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米环素与甲硝唑对患者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牙周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环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牙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82.50%(χ2=3.79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周症状(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情况)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症状(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情况)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环素与甲硝唑联用治疗患者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牙周症状。

  • 标签: 米诺环素 甲硝唑 慢性牙周炎 牙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