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饱和水率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黄土高原坡地(50m×360m)范围内进行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表层(0~30cm)土壤饱和水率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坡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规律为坡下位大于坡上位,土壤饱和水率变异系数为0.3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饱和水率和自然对数化的饱和水率在360m尺度内均不具备空间结构特征,是纯随机变量,线性有基台模型适用于描述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水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块金效应,并且随滞后距离的增加半方差变大;3)饱和水率和水分含量从坡上位到坡下位均呈现波浪式变化,饱和水率大的采样点土壤水分含量低,反之则高。

  • 标签: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 简介:本研究主要是以Guelph渗透计于野外不同土地利用及不同深度下的水力传导度加以探讨,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物理性质,结果发现土壤总体密度以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而竹林地为最低;pH值牧草地最高,其次为裸露地,竹林地最低;试验孔深度30cm及深度60cm的水力传导度皆为裸露地最大,最小为竹林地。

  • 标签: 土地利用 水力传导度 裸露地
  • 简介:由于贵州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十分困难。目前,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51.1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5.38%。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成因等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贵州省农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饮水安全 农村 对策 贵州
  • 简介:为定量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土流失状况,构建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江西省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1996到2000年,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好转,但全省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只有Ⅱ级,生态安全压力仍然很大;2)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格局和绝对数值差异上;3)江西省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关系密切,随着整体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影响越来越大。

  • 标签: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江西省
  • 简介:对山区因采矿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剧烈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对生态安全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防治对策。

  • 标签: 山区 矿山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
  • 简介: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工程措施部分普遍应用的浆砌石拦渣坝进行系统的受力分析、静力平衡原理探讨;依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典型设计的拦渣坝进行抗滑、抗倾以及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以确保拦渣坝的安全稳定,发挥拦渣功效,减少水土流失。

  • 标签: 拦渣坝 典型设计 安全稳定性
  • 简介:山美水库是泉州市区和沿海县(市)的重要水源地,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水土保持是维护库区生态安全的需要,并针对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和危害,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期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地表覆盖,把绿色留住,使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让百姓能喝上更安全、更好的水。

  • 标签: 重要水源地 水土保持 对策 山美水库
  • 简介: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安全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