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饼干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岳池县人民医院(三乙医院)感染科,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分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HCV-RNA转阴率比较,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在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后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应答SVR比较,除EVR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后两项指标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中III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实行对比,差异性均突出,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0.26%,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对丙肝肝硬化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丙肝肝硬化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结论: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结论: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病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河南省人民医院62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疗效,分别于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恶病质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恶病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骼肌截面面积(PMMA)分别为(14.10±4.09)cm2和(11.66±3.2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白蛋白水平和体重与恶病质有关(P<0.05)。全组62例患者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和42.5%。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高于恶病质组(分别为7.6和3.8个月,P=0.006),高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患者PFS(7.1个月)长于低表达PD-L1者(3.8个月,P=0.009);恶病质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和18.2个月,P=0.006);PD-L1高表达患者OS(14.5个月)高于低表达者(1个月,P=0.038)。前白蛋白水平、PD-L1表达水平和PMMA变化率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前白蛋白水平和PMMA变化率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MMA和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003 8, P<0.05)。结论在抗PD-1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恶病质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负面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注射液(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化疗组,每组45例。化疗组采用EP方案化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采用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211)]及卡氏评分(KPS)。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75.56%,34/45)高于化疗组(46.67%,21/45),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VEGF-A、VEGF-C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MMP-9、NSE、CY211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0.00%(9/45)、17.78%(8/45)、22.22%(10/45)、42.22%(19/45),与化疗组的17.78%(8/45)、24.44%(11/45)、26.67%(12/45)、48.89%(22/45)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KPS评分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提高临床效果,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机体体力和功能状况,且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病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河南省人民医院62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疗效,分别于免疫治疗前、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恶病质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治疗2个周期后,恶病质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骼肌截面面积(PMMA)分别为(14.10±4.09)cm2和(11.66±3.22)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白蛋白水平和体重与恶病质有关(P<0.05)。全组62例患者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和42.5%。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高于恶病质组(分别为7.6和3.8个月,P=0.006),高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患者PFS(7.1个月)长于低表达PD-L1者(3.8个月,P=0.009);恶病质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和18.2个月,P=0.006);PD-L1高表达患者OS(14.5个月)高于低表达者(1个月,P=0.038)。前白蛋白水平、PD-L1表达水平和PMMA变化率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前白蛋白水平和PMMA变化率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MMA和前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003 8, P<0.05)。结论在抗PD-1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恶病质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负面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CBP)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40例,在对患者予以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连续性血液治疗的方法,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特征、血液生化参数、炎症指标以及其他氧合参数。结果治疗后胰腺炎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氧合状态均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48小时的治疗效果好于24小时。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血压指数影响并不显著。40例患者中36例得到治愈,3例治疗无效死亡,1例由于脑死亡而选择放弃治疗。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肝脏功能,明显降低了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可广泛应用于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