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共出现2例颅内血肿,经积极治疗后好转;4例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吞咽功能,经训练后吞咽功能恢复;3例眼睑闭合不全,经积极治疗后好转;4例共济失调,经训练后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无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针对患者术中肿瘤大小、位置及出血情况等,严密观察各类并发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应用延续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5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5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护理。对两组再住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再住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在术后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抽取70例肠镜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n=35),综合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n=35),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5例,对照组为13例,故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57%,对照组为65.71%,结果显示前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肠镜医治并对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护理满意度增加,医患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值得推广和宣传。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操作技巧。方法 对2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新技术组),与同期20例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传统组),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其操作技巧。结果 两组手术无中转开腹,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总体手术时间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及盆腔感染,新技术组及传统组各有1例切口愈合,术后半个月内均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3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新技术组脐部手术切口可以被肚脐褶皱遮盖,术后无瘢痕,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新技术组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疗效好,且具有非常好的隐藏手术瘢痕的美容效果,患者极其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05-2022.06期间选择(96)例因甲状腺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例数为(4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常规组22.92%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的6.25%,差异明显,(P<0.05)。(2)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所起到作用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暴露与神经监测喉上神经外支(EBSLN)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行开放甲状腺癌手术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进行神经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300)和未监测组(对照组)(n=200),对照组患者术中常规暴露EBSLN,肉眼观察;监测组患者术中给予EBSLN监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版(VHI-10)评分、声带功能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Ca2+)水平变化。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EBSLN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监测组手术时间[(112.32±10.42)min]、术中出血量[(10.58±5.04)mL]、引流管拔管时间[(2.07±0.54)d]、术后第1天引流量[(10.55±3.58)mL]、术后住院时间[(3.03±1.03)d]均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t=18.68、15.09、15.24、32.98、27.37,均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标准化噪音能量(NNE)、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基频值均明显降低,谐波噪声比(HNR)值、VHI-10评分明显升高,且监测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更为显著(t=43.31、27.10、46.45、37.11、8.97,均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2+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2+水平降低更显著(t=41.14、5.99,均P < 0.001)。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钙血症4例(1.33%)、甲状旁腺损伤0例(0.00%)、EBSLN损伤8例(2.67%)]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41、74.17、76.29,均P < 0.001)。结论开放甲状腺癌术中监测EBSLN,可有效改善患者嗓音及声带功能,降低EBSLN损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5例,进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术后卧床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护理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内镜吻合夹对治疗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后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黏膜下肿瘤入院而接受EFTR术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55.9±8.2)岁(45~69岁)。其中闭合创面使用新型吻合夹6例(新型吻合夹组),使用尼龙绳联合金属夹8例(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超声内镜检查,术后均行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以评估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大小、闭合创面所需的操作时间、闭合成功率、术后胃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等。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术后第1个月复查普通内镜,术后第2、3、6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电话及问卷随访形式,评估新型内镜吻合夹和尼龙绳联合金属夹在EFTR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均成功闭合。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缺损直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相比,新型吻合夹组操作时间缩短[(5.0±1.8)min比(35.6±10.2)min,P<0.001];手术时间缩短[(62.2±12.5)min比(92.5±0.2)min,P=0.007];术后禁食时间减少[(2.8±0.8)d比(4.9±1.1)d,P=0.002];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5.2±0.8)d比(6.9±1.5)d,P=0.023];术中总出血量减少[(20.00±5.48)ml比(35.63±14.75)ml,P=0.031]。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接受内镜检查,均未出现术后迟发穿孔及出血;均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新型内镜吻合夹对于治疗EFTR术后造成的胃壁全层缺损效果良好,具有术中操作快、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的采集例数控制在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做分组处理,将其中的35例患者划分在常规组,组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另外的35例患者收录在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71%以及22.86%(P<0.05);研究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应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对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