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潘受先生,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自1930年起南渡,旅居新加坡至今。在新加坡先后担任过叻报编辑、华侨中学教师、道南学校及麻坡中学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筹赈难民会主任秘书,后从事金融工商工作,1955年被南洋大学聘为教授。潘先生自幼热爱文学、书法。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沦陷,潘先生回国居住重庆,与沈尹默先生接触较多,有了讨论书法的机会。潘先生的书法生涯,先学楷书,临习颜真卿、虞世南。此后又练习汉、魏六朝、钟鼎和石鼓文。在研究草书期间,对《争座位》和《祭癙稿》下过很大功夫。业经精诚磨炼,遂成潘受先生自己朴茂、雄逸、跌宕而不失蕴藉的书法风格。潘受先生的书法,传统功夫扎实,点画之间韵味十足,一波三折,令人折服。潘受先生在担任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顾问期间,热心参与国际书事活动,1985年回国,参加中国书协河南分会举办的国际书法大展,同年获法国美术沙龙金奖,1986年获新加坡文化奖章。赖定祥,1988年8月生,现就读于江西省赣县二中初二(10)班。2001年在黄裕平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初学颜《勤礼碑》、后学苏轼行书。作品曾获江西省第二届少儿书法比赛三等奖、“郁孤台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钟越,1992年12月生于...
简介: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八条将轮流抚养明确规定为一种抚养方式,理论上讲有助于引导司法实践解决抚养纠纷。自施行以来,鲜有文章对其适用现状进行考察,其实效如何并无考证。本文通过对轮流抚养适用现状的实证分析,旨在探究轮流抚养适用中与法不符的原因和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周延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实现轮流抚养制度对子女抚养方案的有益补充之效。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民族志研究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未成年人在留守中面临的问题。结果发现社会及父母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抚养而忽视精神抚养,或是存在不恰当的精神抚养,最终未能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从而探究在家庭精神抚养几乎空白的前提下,学校应如何发挥辅导作用,做好对留守儿童的精神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