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机会越来越多,外警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不但能够有效实现与国外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与外国经济的共同合作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外交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对于外警的翻译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外警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从而实现外警翻译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针对翻译语料库的研究历史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分析外警培训平行语料库构建的重要作用,并且阐述外警培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最后分析外警培训平行语料库的应用,包括培训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提供研究辅助材料平台、提供丰富的外警培训语料以及应用于完善外警培训规范。旨在能够有效提高外警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实现培训资料库的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索即时检测(POCT)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我国当前即时检测的研究热点、研究动态及未来趋势。方法分别以"即时检测"和"POCT"为检索词,采用主题检索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2010年至2019年发表的即时检测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并生成论文研究机构及合作单位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等,对我国即时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文文献588篇,剔除明显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后,最终得到485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即时检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便携式血糖仪、POCT的质量控制、POCT与生化分析仪结果比对、建立POCT质量体系等方面,其未来的研究热点倾向于即时检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OCT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野战(应急)POCT等方面。结论即时检测相关文献数量呈较快增长趋势,研究范围也出现拓展趋势,但区域研究中心有待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抵钉座手工捆扎固定技术在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5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腹腔镜下手工捆扎法进行抵钉座固定(完全腹腔镜组),49例采用体外手工荷包法进行抵钉座固定(腹腔镜辅助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输血或死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无尿潴留、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完全腹腔镜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5±1.2) d,早于腹腔镜辅助组(2.7±2.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75,P<0.001)。全组中位随访15(3~27)个月,无患者因肿瘤死亡,无吻合口复发。完全腹腔镜组发生肝转移1例,腹腔镜辅助组发生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完全腹腔镜组和腹腔镜辅助组的累计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7%与8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结论应用手工捆扎法进行抵钉座固定的完全腹腔镜手术近期疗效、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与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相当,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出现已经使HIV感染成为一种慢性疾病。HIV DNA整合在CD4+T淋巴细胞基因组中形成HIV-1储存库,使部分HIV-1逃避了宿主免疫清除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导致患者停止治疗后出现病毒反弹的现象。因此,彻底清除患者体内HIV-1储存库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重大难点。HIV-1储存库细胞特异性表达标志物的研究可以为清除HIV感染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目前HIV研究的热点和挑战之一。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肌松监测下单次静注 (A)、肌松监测下持续输注 (B)两种给药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年龄≥ 65岁、 ASA I-II级的患者 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30例。两组采用 TOF肌松监测仪行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全麻诱导后当 T0恢复到 5%~10%时, A组追加 0.15mg/kg罗库溴铵, B组开始采用微泵持续泵注 10ug(kg.min)罗库溴铵,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及肌松监测结果调整输注速度。两组于缝合腹膜后停止使用肌松药。记录手术持续时间、停药后 TOF恢复到 75%的时间、 TOF从 75%恢复到 90%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