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组间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实施治疗后血糖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加具有优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患者3.6%与对照组16.2%相比,优势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作为临床中推荐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数据库,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年至2013年公开发表的有关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RSG/MET组)与单用二甲双胍(MET组)比较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10项临床对照试验共29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SG+MET组较MET组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001]。结论基于当前证据RSG+MET组较单用MET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且副作用少,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又安全的联用型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胰岛素指标改变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空腹时和餐后两小时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程度更明显,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选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n=12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60人,前者用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后者用戊酸雌二醇片。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67%,和对照组数据81.67%相比更高(P<0.05)。关于FSH和LH,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0.23±5.47)U/L、(28.74±3.62)U/L,和对照组(44.65±6.13)U/L、(35.87±4.95)U/L相比更低(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联用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疗效确切,激素水平改善也更加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2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单纯使用二甲双胍片;试验组41例,联合使用吡格列酮片。观察血糖水平、血脂四顶和不良反岀情湿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B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相比干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的TCTR LDL-C指标更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略低于对照组的9.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毗放孙酮联 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进一步提高降糖效果、改善血脂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配伍方对胃癌细胞MKN-45中COX-2、PPAR-γ、MMP-2、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芪、莪术配伍作用于MKN-45细胞,并设塞莱昔布组(cox-2抑制剂)、罗格列酮组(pparγ激动剂)和空白组相对照。通过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的变化,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加药后胃癌细胞cox-2、ppary、mmp-2基因及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对VEGF表达的抑制效应起始于48h,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作用显著.各药物对COX-2蛋白、COX-2mRNA和mmp-2mRNA均有抑制作用,对pparymRNA有促表达作用。其中对COX-的抑制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最明显,且呈时间依赖性,对MMP-2的抑制作用起始于48h,以塞莱昔布组和中药组较明显:罗格列酮组和中药组对pparγ的促表达作用最明显.结论:说明益气活血疗法对cox-2及其上下游基因有明显调控的作用,中药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对肿瘤基因多靶点作用的结果.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 -3月收治的 2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住院序号奇偶数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20例,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水平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不良反应较少,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具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布托啡诺混合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PCIA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单胎孕妇200例,年龄18~45岁,孕周37~42周,BMI≤30 kg/m2,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0):布托啡诺(B组)和布托啡诺混合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组(BH1组、BH2组、BH3组)。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布托啡诺1 mg及格拉司琼3 mg。术毕连接并开启镇痛泵行PCIA,药物配置:B组布托啡诺0.24 mg/kg+格拉司琼6 mg,BH1组布托啡诺0.24 mg/kg+氢吗啡酮0.06 mg/kg+格拉司琼6 mg,BH2组布托啡诺0.24 mg/kg+氢吗啡酮0.09 mg/kg+格拉司琼6 mg,BH3组布托啡诺0.24 mg/kg+氢吗啡酮0.12 mg/kg+格拉司琼6 mg,4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背景输注速率2.5 ml/h,PCA剂量3.0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当静息状态产妇按压镇痛泵后VAS评分仍>5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进行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后3、6、24和48 h时记录活动状态、静息状态和宫缩状态的VAS评分和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补救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体满意度评分、OAA/S评分<5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与B组相比,BH1组、BH2组和BH3组术后不同状态VAS评分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总体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与BH1组相比,BH2组术后不同状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H3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BH2组相比,BH3组术后不同状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H1组、BH2组和BH3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OAA/S评分<5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布托啡诺而言,布托啡诺混合氢吗啡酮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PCIA有助于减轻产妇疼痛,提高总体满意率,且不良反应少;推荐采用布托啡诺0.24 mg/kg混合氢吗啡酮0.09 mg/kg。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取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天,盐酸吡格列酮30mg/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剂量由0.25g,3次/天,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PG、2hFPG、糖化血红蛋白、HomaIR、TG、BMI较前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中FPG、2hFPG、糖化血红蛋白、HomaIR、T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明显,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BM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戊酸雌二醇软化宫颈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方法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健康妇女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研究组在服用米非司酮的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再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比两组用药后宫颈软硬度、羊膜腔注射后至宫缩发动时间、羊膜腔注射后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乳涨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宫颈软硬度、羊膜腔注射后至宫缩发动时间、羊膜腔注射后至胎儿娩出时间、乳涨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戊酸雌二醇软化宫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