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变化过程?从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出发,如何从监管者、监管对象以及监管过程三个角度来界定这样的历史变化过程?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绩效如何?根据不同时期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的差异,将建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区分为指令型体制、混合型体制与监管型体制三个阶段,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具体特征以及体制利弊进行了归纳总结。此外,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1990年至今的中国食品安全变化态势进行了测量,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经历了一个明显的V型曲线发展过程,并据此对这一过程提出自己的解释假设,以此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一个白描式的描述图景。结合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出制约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优化的四大结构性因素,从而将其监管绩效的现状与历史制度根源联系起来,提出未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中风险评估法的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象文献资料的查阅,以某化工企业为例,采用职业健康风险指数统计法以及职业卫生管理评价法,在此基础上对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知,该化工企业工作场所内,员工的职业健康风险指数最高已经达到了17.2,同时该企业之内员工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级经分析后被确认为中级危害,且对应的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计算结果为0.85,风险等级为良好。结论:进行某化工企业中员工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时,全面应用风险评价法展开,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员工职业病危害等级的定量评价目标,且也更可有效为某化工企业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针对企业当前的风险等级情况,给出更具实用性地解决对策,以此降低该企业职业病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简介: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乡城流动、土地流转加速、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养老需求增长的严峻局势和新农保试点扩面迅速推进的整体性战略规划,以公共政策评估和政策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服务对象的双重视角评估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状况和实施效果,通过对东、中、西部新农保试点地区的实态调查,分别获取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新农保经办机构人员、农村常住居民三类群体共2779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通径分析方法,进一步探寻改善政策效果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一定程度存在职能缺位、越位,立法、财政、监管责任缺失等问题,而广大农民未能将土地流转潜在养老保障功能与新农保统筹考量,使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农民土地流转意识、提升经办机构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养老政策等具体对策,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提高新农保参保意愿、改善政策执行与实施效果。
简介: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政府管理工具,其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成为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能力建设的关键。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持续性开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为了深入解析这些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及模型分析法等,试图从既往文献的梳理入手,结合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典型模式之一的"甘肃模式",对该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法律保障、政治支持、社会参与以及评估体系设计。在以往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构建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据此模型对"甘肃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可持续性发展的若干建议。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绩效评估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而本文中的相关结论与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可持续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简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评估体系,是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的客观需要。
简介: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OECD的分析框架。从监管机构建设、监管工具使用和监管政策三个维度建构起社会性监管能力的分级测量指标体系,选取环境保护部等八个中央社会性监管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级定性评估。研究发现,2013年国家安监总局的监管能力最高,而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中心相对较弱,而各个机构监管能力差异主要是受到历史上相关制度和行为、部门有限理性选择和外部政策窗口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发挥历史的“正效应”,充分利用政策窗吒提升我国社会性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本文由于公开数据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在资料编码、分值计算等方面仍需要提高。
简介:采用网络实地体验方式,体验评估了我国19个省级(含副省级)城市政府的网络服务绩效,从绝对值考量,目前这些政府的服务效果都不理想;相对而言,厦门、宁波、上海的政府网络服务效果较好,处于第一梯队,沈阳、大连、重庆、杭州、深圳处于第二梯队,而成都、青岛、武汉建设的效果最差,堪称"非服务性"政府。从当前政府服务绩效不彰的现状来看,未来可以推行服务当场评分制度、服务回访制、服务待岗制、制定政府国家服务标准和采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服务绩效。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窥视了我国政府服务绩效的现状,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未来需要扩大实地体验评估的政府范围,扩大体验的政府部门,更要对实体服务、网络服务同时展开体验评估,以得出更具一般性的结论。
简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既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具体内容,也是评估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它在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中起指向标的作用。通过考察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不难看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主观性与随意性泛滥、范性不足甚至缺失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绩效评估法律法规的缺位。基于此,我们应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政府实践,以法律规范对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同时推动整个政府绩效评估法律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