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针灸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18例)当分析的对象,本次研究患者均通过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总结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的EPDS评分、相关指标。结果本次研究的218例患者,经针灸治疗治愈的患者是196例,其治愈率是89.91%;好转的患者是22例,其好转率是10.09%;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100.0%。治疗后患者的EPDS评分小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都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针灸疗法的疗效确切,治疗总有效率很高,且显著改善其抑郁情况、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孕酮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失眠的护理方法以及施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间我科收治抑郁症失眠患者56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2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知识教育等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焦虑量表、HAMD抑郁量表评分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均改善显著,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失眠患者,选择有效且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疾病康复而言,其施行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团体心理治疗技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掷币法随机将8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运用团队心理技术护理。2月后,记录两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74)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7.7±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8±3.1)分;观察组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团体心理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消除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47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则为73.91%;HAMD评分观察组患者为(9.74±4.03),对照组患者则为(16.94±5.57)。两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均表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并显著降低HAMD评分,十分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口服舒肝解郁胶囊0.72,2/日治疗;对照组予以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片20mg/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测定,以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主要为胃肠道副作用。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安全有效,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对照研究,观察组62例,采取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62例,单纯采取抗抑郁药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作为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4.1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可协同提高抑郁症的疗效,对于缓解病情、改善认知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异同特点。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接收并进行就诊的焦虑症55例、抑郁症78例与强迫症50例患者分别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通过幸福感指数问卷与HAMD抑郁量表测评调查分析。结果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正常人对照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强迫症患者组主观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迟缓因子、日夜变化等因子呈现负相关性,焦虑症患者与睡眠因子、认知因子、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而抑郁症主管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P<0.05)。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强迫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以及焦虑症患者的睡眠因子与认知因子等都是限制患者主管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结论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最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时间护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专科门诊收治入院12O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60例)和时间护理组(6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时间护理组根据时间护理理论,在每天l6O0~17O0或l900~2000进行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时间护理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具体评价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时间护理理论对提升抑郁症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接受药物治疗、控制复发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