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脂组学方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分别为预后良好组(n=82)和预后不良组(n=38)。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男/女)、吸烟史(是/否)、饮酒史(是/否)、高血压(是/否)、高脂血症(是/否)、糖尿病(是/否)、脑卒中家族遗传史(是/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TC、TG、HbAlc以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β=0.266,OR=1.304,95%Cl=1.136-1.498)、HbAlc(β=0.838,OR=2.312,95%Cl=1.269-4.212)、LDL-C(β=1.662,OR=5.269,95%Cl=2.178-12.745)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HbAlc、高LDL-C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用质量控制的情况。方法 用2020年6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62例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HE常规染色,观察组用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其中做质量控制,比较切片优良率。结果 实施后,参照组的切片优良率比观察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中用质量控制能提高切片质量,减少问题切片数量,提高检验效率,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 要: 目的:本临床研究主要是讨论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功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肿瘤病人做为此次临床研究的观察目标。依据不一样的诊治方式,将76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选用免疫组化技术完成诊断,实验组病人选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完成诊断。比较为2组肿瘤的阳性诊断率。结果: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呈阳性35例,呈阴性3例,检出率为92.1%。实验组92.1%的呈阳性诊断率显著高过对照组的65.5%。两组结论差别明显,具备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果显示,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的病理诊断有良好的实际效果,可做为肿瘤疾病诊断的根据,对疾病诊断有较准确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碎片悬液在免疫组化质控流程中的优化应用,以提高免疫组化质控效率和精确性。方法:对照分析分组式多组织蜡块和组织碎片悬液两种质控方法在免疫组化中的表现,比较其抗体阳性对照的效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的对照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组织碎片悬液法在质控流程中的操作便捷性和一致性较优。结论:组织碎片悬液在免疫组化质控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优化空间,有望提升质控流程效率。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对基于经典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局限性和挑战,而后引入乳腺放射组学的概念、工作流程及其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包括影像数据收集、预处理、感兴趣区域分割、特征提取、模型构建等步骤。其次,分析了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最新应用。放射组学技术通过结合定量影像特征与机器学习,改善了乳腺病变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最新进展,强调了其在乳腺疾病早期检测、精确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方面的潜力。综上,经典放射组学为乳腺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技术支持。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不断涌现,影像组学成为了一门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并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像组学能够从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中提取出大量的非肉眼可见的深度特征和信息,并能提供高精度、高通量的量化特征,对其中的临床病理学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辅助依据。近年来,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影像组学在临床上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因此,对于影像组学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推动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术前的临床特征并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分析,术前预测肿瘤术后复发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数据分析69例周围型肺癌,在手术前均行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通过ITK-SNAP软件对图像特征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根据临床应用特点,建立了预期临床应用-影像组学模式,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寻找预期周围型肺癌的有关临床影响应用因素。结果 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练习集的ROC曲线AUC平均值依次为0.73、0.86和0.93。决策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模型最优。结论 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建立,对于周围型肺癌的术后复发预测具有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对象60例为胸腔积液患者,入院后以颜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与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对比应用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检验结果更理想,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诊断部分恶性胸腔积液病症时,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能够切实提升临床诊断率,应用优势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学生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胸外科专业组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手术室方向班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20名)和对照组(20名),试验组在带教过程中使用以学生为基础的逆向思维教学,而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自评表的满意度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以学生为主导的逆向教学思维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关键词问题式学习;逆向思维;手术室;临床带教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74-02
简介: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对1级、2级高血压中危组和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5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中危组和心力衰竭者给予依那普利氢氯噻嗪联合口服治疗。在给药治疗期间每周测血压一次,同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心律,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85例1级、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显效58例(62.8%)有效14例(16.8%)总有效率为84.7%降压幅度:收缩压(SBP)平均下降(29±8.1)mmHg(P〈0.01)。舒张压(DBP)平均下降(15±5.4)mmHg(P〈0.01)伴有心功能Ⅱ级Ⅲ级、心力衰竭症状17例,有效控制12例(7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氢氯噻嗪两种药是价廉而有效、安全的降血压药,对1级2级高血压中危组均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基层农村实用,多数高血压患者能够接受合理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1+1+1组合签约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设区参与 2018年 9月健康调查的 120位老年人,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人。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家庭医生 1+1+1组合签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生命质量评分、体检数据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体检数据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家庭医生 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具有显著影响,可改善老年人的疾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体检健康数据,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作为A组,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诊断准确率是100%,B组准确率是98%,C组准确率是92%,D组准确率是90%,A和B组的准确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组和组的准确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B组方式比C、D组优秀,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腔积液癌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在数量有限的TCT涂片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