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3年一度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6届年会于2000年8月13日至19日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比较文学者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中国比较文学者乐黛云、王宁、谢天振、蒋述卓、徐志啸、罗选民、严启刚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孟华出席了会前举行的国际比协理事会。相对于前两届年会,出席本届年会的中国代表有所减少,但是其职称和学位却较高,而且所有代表都用英文撰写了论文。大会期间选举了新一届协会领导人及理事会,

  • 标签: 全球化 文化研究 东方 比较文学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 简介:比较文学名著,应当指的是这门学科发展史上出版或发表的具有启蒙意义、指导意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或文章。这些经典之作出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不同学者之手,代表了比较文学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记载了比较文学100余年的跋涉足迹,是人们学习、研究、发展、繁荣比较文学的一座宝库。

  • 标签: 文学名著 中外比较 出版 导读 精读 比较文学
  • 简介: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编撰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教材编撰中能力本位意识薄弱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同步的前沿教材,以满足教师、学生和学科的需要;在教材编撰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全面掌握比较文学的概念和规律;需要正确处理好教材编撰中的知识积累、思想方法等几个环节,使能力本位贯穿于比较文学教材的始终。

  • 标签: 能力本位比较文学教材体系课程教学
  • 简介:说起比较文学,学者们历来都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尤其在外国文学研究圈内,更是名执己见,莫衷一是。我们在此姑且不论那种种说法的谁是谁非,但不容忽视的是,比较研究方法正在日益渗透到当今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各国的民族文学研究也好,还是各自的外国文学研究也罢,二者都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蒙上了比较的色彩。这种比较研究超越了国别文学研究的传统模式,形成了文学研究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文学研究的深化。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外语院系 外国文学 德语文学研究 教学途径
  • 简介: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世界文学讨论,极大地拓展了世界文学观念,形成了一套多元的当代世界文学话语。当下的世界文学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而关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实践形式以及世界文学研究新路径。达姆罗什、莫莱蒂等人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范式、新方法。全球化语境进一步密切了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关系。世界文学观念的更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体现了比较文学意识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体现了比较文学性质,呈现了比较文学化的趋势。而世界文学新进展所体现的文学本体意识和诗学问题意识,则对比较文学的深化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 标签: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达姆罗什 文学本体意识 诗学问题意识
  • 简介:我国学术界对于世界文学的关注始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不仅冲开了中国长期关闭着的大门,也将外国的文化、文学带进了中国。随着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异同作为主题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吸引了一批学者的注意力。先是将比较作为一种方法,而后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至今,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在我国也有了近20年的历史。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外语院系 外国文学
  • 简介:本书是百年中国比较文学基本书目的汇集,收录了(1904-2005)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编撰的有关比较文学的图书1200余种,集梳理、考订和介绍为一体。本书体例分正文及附录两部分。正文主要是所收图书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提要。出版信息包括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次等,提要是对该书籍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包括主要内容、篇章结构、学术风格及学术简评。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书目 海外华人学者 编著 出版信息 内容提要
  • 简介:2014年春,《文贝:中国比较文学文学刊》改版为《文贝: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并设置了“中国比较文学年度报告”的栏目。它一直由主编刘耘华教授指导,编辑部同仁合作,具体由纪建勋博士来执笔撰写。迄今为止连续推出了四个报告,学界对此反应很好,其辐射引领的积极作用也开始逐步显现。《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创刊之后,仍计划保留“年度报告”这一栏目。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年度报告 比较文化 中英文 编辑部
  • 简介:与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化内部的一次思维上的变革.概括说来,后现代思维更注重对于关系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思维之下,西方文化开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约请.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比较文学界应该立足于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并积极参与多元文化的对话.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关系思维 中国比较文学
  • 简介:异域形象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术热点之一。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形象学还可以作为一种观照其他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这类研究共享着同一个学术旨趣,即紧扣形象本身的意指实践何为并为何。就形象学展开的理论反思和学术对话,是近年来又一重要收获。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近年没能得到切实推进,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方”理论的借用,而在于问题意识不清晰,缺乏从形象研究去回应时代命题能力。

  • 标签: 形象学 意指实践 “西方”理论 问题意识
  • 简介:比较文学这门新型学科,在国外早已盛行了近一个世纪,而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诸多原因,比较文学的研究一度仅限于从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外国作家。只是在粉碎“四人帮”后,从1978年起,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开始得到了新的理解和评价,报刊上才不断地出现有关译作和文章,呈现出一种“热门”状态。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发展,对富有资源的曾作为丝路古道上的一颗明珠——新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逐渐得以普及,不断发展。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外国作家 新疆发展 新型学科 文化交流史 卢康
  • 简介:本书以十讲三十章的篇幅编织了一个普及比较文学的知识网络。有导语性的提示,有简明流畅、紧扣中学教学实践的通俗讲解,更有高瞻远瞩就比较文学与文化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作出的理论指向。本书对拓宽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对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学语文教师 比较文学 主编 文化视野 知识网络 教学实践
  • 简介:高利克先生在本文中回顾了自己50年比较文学研究的历程:从1964年第15届波尔多青年汉学家会议,到2013年在四川大学所做的比较文学理论问题演讲。文章重点回顾了他与同行们一起经历的事件,其中不乏著名学者,但其中不少人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中国比较文学史所忽视或遗忘。高利克先生生于1933年且生活在国外,有幸参与了9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4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他在斯洛伐克也组织召开过一些会议,并出席过在台湾地区、德国、新加坡举办的一些比较文学议。本文也透过个人视角,回顾了一些对世界比较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均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包括韦勒克、艾田伯、雷马克、佛克玛、欧文·艾德礼、韦斯坦因、厄尔·迈纳、芳贺徹、李达三、杨周翰、乐黛云、曹顺庆、袁鹤翔等。

  • 标签: 马利安·高利克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中外比较文学知名学者
  • 简介:比较文学的百年行程一直是繁荣与危机相伴,扩张是历次危机共同的根源。危机的当代特征是比较文学研究向其他文学研究领域和非文学领域的扩张。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坚持以文学性、跨越性和相容性为条件的可比性原则,是超越危机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比较文学 危机 扩张 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