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阴阳是万物的基本属性,人的本性也不例外,也必然包含阴阳两个方面,人之质的阴阳则表现为性和情。董仲舒以阴阳来阐释性情的基本思路,是以其天人相副的观念为前提的。以阴阳论性情,这是董仲舒对于性情关系的最具有影响力和特殊性的理论形式,此种观念也构成了两汉关于性情看法的基本倾向。而就其现实的理论旨趣来说,董仲舒所重者乃是在于基于这样的性情关系的讨论,最终为社会教化(尤其是对于人的欲望的教化和引导)确立一个扎实的根基。教化成善是董仲舒关于人性理论的关键所在,本性只是一种可能性。既然人之质之中有善有恶,要成善,就必须去除恶质,这就需要教化。而教化需要王者来实行,这是天意所决定的,离开王者的教化,人之质中的善质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善也没有办法达到。
简介:在中国古典剧论史上,“教化论”作为贯穿始终的一种戏剧批评理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地位。宋元时期,剧论里的“教化论”零星散见于文人笔记序跋等,对戏剧教化功能的认识由萌芽走向成熟。明初由于官方审美对戏剧的影响和控制.“教化论”在剧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由仅关注戏剧功能扩展至戏剧创作。相对于前期的高蹈,明中晚期“教化论”受到“言情说”的反驳和修正,在剧论中地位明显淡化,逐渐让位于“本色”、“当行”等艺术性要素。清初剧坛承晚明余绪,“关乎风化”作为戏曲的审美标准之一.与“情”“文”等一起被纳入戏剧的终极审美理想之中。清中后期,戏剧创作出现回归明初重伦理教化的倾向,剧论中的“教化论”被重新大肆鼓吹,出现复古和泛滥。
简介: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众所皆知在于阐扬孟子学,开展"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这些论述也与阳明阐述"体认之知",并将"知识之知"含摄其中有关。王阳明不仅将"德行之知"标举至形而上本体层次,同时是以"心之良知"为天理人道贯通所在,将"心"的本体义、活动义、实践义融贯,彰显人之最可贵且至高无上者在"心"。其强调"事上磨练"以致良知,实即将"性"含摄于"心"中,"心"居主导位置,"性"只是虚说。这也将"性"之所以具有成长性的活动义予以彰显,及收摄于"心知"的变化,至此具有认识义与德行义之"心知"可融贯为一,"意"因此成为可引诱"心知"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即是其四句教中所言之"意"与"格物"。阳明之"心知"是就主体言,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事,并非绝对唯心之论,也非唯我论,而是强化主体性的存在,所谓"事"之存在,是在吾心之活动中呈现,不在吾心之意识呈现的,则非关吾心之意识活动,也无讨论空间。换言之,进入讨论空间之事、物,即已进入吾心之意识活动中。这是阳明之创见,将"知"作为一切认知活动与实践的根源。
简介: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加入质性研究的访谈叙事法,前者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论述教化的本质与意涵;后者则辅助说明教化蕴含的人文、伦理与审美的力量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性,也可激发教师反思并改变其对学生的态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彰显思觉行盼是教化哲学观的基本要素,促使教育活动得以兼顾具自主意识的个体主体性与实践伦理的社会性。质言之,若教育活动不违其以德为核心的本质,则教育与教化乃一体之两面,即两者均在化育人才,使其知书达礼,恪尽职责,有守有分,是士人、是君子、是高尚品格的仁者,乃至于圣人。确立了教化乃主体性与社会性辩证合之知行活动,具有批判性思考的社会性意义,也是诗意教育学理情兼容并蓄的旨趣,故对受工具理性扭曲的台湾教育可发挥震聋启喟之功,对透过诗意教育学的倡导,以导正被扭曲之教育本质、学术研究与学习自由以及教师尊严等,提供本土教育改革理论建构的参照。
简介:【内容摘要】劳动教育一向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在各种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启示与领悟,为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