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硝唑局部应用与甲硝唑根管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牙根尖周炎患儿11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清髓、抗炎、根管清理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炎症控制有效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根管糊剂治疗,试验组则应用奥硝唑甲根管糊剂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硝唑局部治疗乳牙根尖周炎较甲硝唑根管糊剂疗效更加显著,治愈率及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根尖周炎取Vitapex糊剂应用,发挥根管消毒作用的临床成效。方法选择乳牙根尖周炎患者80例,均为我院口腔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在实施根管治疗期间,随要分组,就髓腔口封入樟脑酚棉球行消毒治疗(对照组,n=40)与根管内封入Vitapex糊剂行消毒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乳牙根尖周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0±0.2)d,对照组为(5.1±0.4)d,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乳牙根尖周炎患者,应用Vitapex类剂行消毒根管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段截骨矫形治疗成骨不全性下肢多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20例成骨不全性下肢多骨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采用多段截骨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成骨不全性下肢多骨畸形患者中共有畸形70处,平均畸形角度为63°,股骨侧、胫骨侧单骨手术时间分别为(1.72±0.32)h、(1.26±0.22)h;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针对存在下肢长度差患者,均采用特制矫形鞋或矫形鞋垫;术后平均骨愈合时间为(5.51±1.2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Barthel指数、WeeFI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段截骨固定术能够促使成骨不全性下肢多骨畸形患者的下肢力线得到纠正,可对重度肢体畸形进行矫正,有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层皮质骨片夹层植骨技术对恢复美学区三维骨缺损患者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并使用双层皮质骨片夹层植骨技术完成上前牙区三维骨重建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7.8±13.4)岁(20~54岁)。将取自患者下颌外斜线的自体骨块片切成2块皮质骨片,分别固定于唇、腭侧恢复缺损骨壁,两骨片间充填自体碎骨,整个植骨区域覆盖异体胶原骨或骨粉和胶原膜。测量骨增量前骨缺损大小及骨增量后的重建尺寸,种植体植入时植骨区域的体积变化,统计骨块成活率、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35个位点),随访(7.1±1.9)年。自体骨的成活率100%(24/24),种植体存留率100%(35/35)。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增量分别为(6.47±2.46)和(5.01±1.12) mm,吸收率分别为9.0%和10.9%。其中1例在随访9年时发生植体周黏膜炎,其余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稳定。共12牙位修复后5年后锥形束CT显示,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1.5 mm。结论应用双层皮质骨片夹层植骨技术重建三维骨缺损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异体骨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可进一步减少骨吸收。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的成骨特点,探讨其对骨修复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均制备左侧股骨干1.5c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n=12),组织工程骨组(A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构建组织工程骨植入骨缺损;血管束植入组(B组):组织工程骨与血管束同时植入骨缺损;感觉神经束植人组(C组):组织工程骨与感觉神经束同时植入骨缺损。各组动物术后1、3、6个月行X线检查及影像学评分,同时每组各处死4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影像学评分显示各时间点B组与C组的成骨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成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新生骨多出现在血管周围,成骨方式以软骨内成骨为主。结论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骨成骨及大段骨缺损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剂和Vitapex糊剂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93颗牙,其中42例42颗牙使用氢氧化钙糊剂,50例51颗牙Vitapex糊剂,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牙髓炎或外伤性冠折、根尖病变等而牙根尚未完全发育的年轻恒牙,经过常规的根管预备及消毒后,分别将氢氧化钙糊剂和Vitapex糊剂注入根管使之充满,洞型常规充填。患牙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1次,至根尖形成或根端闭合为止。经两年以上的观察结果其中42例42颗牙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的患牙,32颗2年根尖发育完成,2年成功率76.2%;50例51颗Vitapex糊剂患牙,46颗2年根尖发育完成,2年成功率90.2%。结论本文表明Vitapex糊剂作为年轻恒牙的根尖诱导药物,其细胞毒性小、安全、便于操作,成功率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已成为口腔种植和正颌外科手术新的治疗靶点。骨组织工程包括种选取种子细胞,制备细胞生物支架,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体三大步骤,选取优良的种子细胞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牙髓干细胞凭借其自身多向分化潜能、来源广泛、安全排斥小等特点成为优秀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然而,牙髓干细胞还存在分化方向不固定、分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微环境诱导牙髓干细胞产生更多的成骨细胞至关重要。牙髓干细胞成骨诱导应用最普遍的成骨诱导方式是矿化液诱导。目前成骨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包括骨涎蛋白(BS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Runx2、纤维联结蛋白(FN)、腱生蛋白(TN)等。本文就这些细胞因子之间关系,及其吸附于生物材料表面诱导牙髓干细胞定向成骨向分化的能力作一综述。
简介: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是一种编码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的骨脆性增加疾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就会导致OI患者反复骨折、进行性骨骼畸形。临床上尚无根治OI的方法。应用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对于合并严重下肢骨骼畸形的OI,手术矫形及固定并结合内科及康复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恢复此类患者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石膏固定、截骨后接骨板固定、多段截骨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以及可延长髓内钉固定等方式。其中多段截骨联合弹性髓内钉和可延长髓内钉固定是当前治疗重度下肢长骨畸形的最主要方法。近些年发展的产前筛查技术、异体干细胞移植、基因靶向治疗等技术有望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简介:的:探讨高血糖大鼠牙髓干细胞(DPSCs)增殖及成牙/成骨分化能力。方法:选取3个月龄糖尿病模型动物GK大鼠及正常对照Wistar大鼠,测定尾静脉血糖值,待血糖稳定1周后,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两组大鼠DPSCs,通过MTT法测定两组大鼠DPSCs生长曲线,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两组大鼠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Osterix(Osx)、骨钙素(OCN)等成牙/成骨向分化指标的表达。结果:GK大鼠餐后2小时尾静脉血糖值稳定在20.1~22.3mmol/L,Wistar大鼠为5.8~6.3mmol/L。MTT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增殖能力从培养第3天到第7天均较Wistar大鼠DPSCs低(P<0.05)。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GK大鼠DPSCs成牙/成骨向分化指标的表达明显较正常对照Wistar大鼠低。结论:高血糖大鼠DPSCs增殖能力及成牙/成骨向分化能力均较正常大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