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确诊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以CT和MRI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给予术前分期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来对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将其作为参照,来对CT、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68例直肠癌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后,T1期的有8例、T2期的有9例、T3期的有51例。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检查相较于CT检查的分期准确率明显更高,其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CT和MRI对膀胱癌临床分期进行诊断,并判断其价值。方法 选择 2018年10月—2020年1月已确诊的60例膀胱癌病人为研究对象,MRI检查、CT检查和病理检测,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CT检测方式检测出,肌层浸润正确检测16例,检测准确性为 66.67%,其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 63.33%;而采用MRI检测,正确检测出20例肌层浸润,无肌层浸润正确检测为17例,检测准确性为93.33%,其敏感性为 88.33%,特异性为 96.67%。无论是从敏感性、特异性,还是准确性来看,采用MRI的检测方式都要明显好于采用CT检测的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方式在诊断膀胱癌分期的时候更加的准确,且其分辨率也更高,此外还有无创、操作便捷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对手术方案的准确选择也更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实验将探讨MRI与CT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 方法 研究筛选出一共8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都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最后诊断结果。结果 MRI检查结果显示出73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1.25%,CT检查结果显示出44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较数据可得,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率比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率要高很多,因此,进行MRI检查比CT检查更加可靠,有利于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股骨头坏死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DR、CT与MRI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并开展分期,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DR、CT和MRI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7.50%、75.00%、96.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Ⅰ期和Ⅱ期的诊断阳性率高于DR和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坏死Ⅲ期和IV期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及分期评价中均具备一定价值,但DR和CT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较差,MRI可更为准确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价值。方法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盘突出患者56例,术前均进行过CT、MRI检查。结果手术证实56例患者出现60个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23例、椎间盘脱出20例、椎间盘游离6例、椎间盘Schmorl结节20例、终板变性53例;MRI、CT在诊断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终板变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都可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通过直接或间接征象诊断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终板变性,MRI优势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和CT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接诊的70例鼻咽癌患者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将患者临床症状、影像资料以及随访等综合结果作为颅底骨质受侵的判定标准,统计分析CT和MRI对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价值。结果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在CT上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厚模糊或增生硬化、单或多部位虫蚀样骨质破坏;MRI上主要表现为骨髓高信号消失呈中等信号。70例患者中,CT诊断颅底骨质受侵者24例,检出率为34.3%,其中多部位受侵者17例。MRI诊断颅底骨质受侵者51例,检出率为72.9%,其中多部位受侵者31例,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均显示颅底骨质侵犯岩锥尖发生率较高。结论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诊断中能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影像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病灶的检出差异,比较螺旋CT和MRI技术对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为肝癌治疗时确定靶部位积累影像学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6例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检查(CT组)及MRI检查(MRI组),对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癌病灶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组采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12个肝内病灶及30例患者的100个肝外病灶;MRI组采用MRI检查出54例患者的164个肝内病灶以及36例患者的143个肝外病灶,MRI与螺旋CT检查方法比较肝内外病灶检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检出,MRI检测技术与螺旋CT检测技术比较,其对肝癌的转移灶的检出前者与后者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以螺旋CT检测确定病变区域制定化疗计划时,有针对性的运用MRI技术的影像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胰腺癌TNM分期,比较CT与MRI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TNM分类、分期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连续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诊治的105例PDAC患者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52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5 ~ 84岁,平均年龄66.1岁。以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胰腺癌TNM分期为参考标准,比较CT和MRI对PDAC TNM分类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52例PDAC患者中,43例切除肿瘤最大直径(3.4±1.2)cm,CT、MRI测得肿瘤最大直径(3.3±1.2)cm、(3.3±1.4)cm。CT、MRI测得肿瘤最大直径与切除标本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手术病理分类,CT评价T、N和M分类的准确率分别为97.7%(42/43)、79.1%(34/43)和9例均正确;MRI分别为97.7%(42/43)、76.7%(33/43)和9例中8例正确。CT与MRI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病理分期,CT分期准确率为82.7%(43/52),MRI为76.9%(40/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对PDAC的TNM分类、分期评估效果相仿,两种影像检查对T、M分类评估准确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