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研究共有观察对象54例入组,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接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7例患者),一组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一组对照组应用单纯胺碘酮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心功能水平,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Woven EndoBridge(WEB)治疗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使用WEB治疗的11例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4±11)岁(范围:31~66岁)。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5例,基底动脉尖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3例。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采用WEB栓塞动脉瘤闭塞量表(WOS)评估动脉瘤栓塞程度。结果11例患者术中WEB均释放良好,术中WOS A级3例,B级1例,C级7例,无术中急性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行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至术后3年,恢复良好;10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无患者出现术后靶治疗区并发症。2例术中WOS A级、1例WOS B级的患者,术后随访时WOS均为A级;7例术中WOS C级患者中,4例随访时仍为C级,3例为D级。在获得随访的3例D级患者中,1例因动脉瘤复发形态不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破裂出血可能性较大接受二次栓塞治疗,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式,术后即刻效果良好;余2例虽动脉瘤复发,但动脉瘤形态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故继续临床随访,未予以二期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WEB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前后无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为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骨窗开颅皮层小切口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皮层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情况。结果在住院天数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在手术时间方面研究组(1.7±0.4)h显著低于对照组(2.8±0.9)h,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93.2±54.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5.3±89.3)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皮层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从而
简介:摘要抗抑郁药物在不同治疗时期对脑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仍不清楚。本文借助4种常见的神经影像技术探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不同时期(短期、急性期和长期)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影像的变化,以期从脑网络水平增进对抗抑郁药物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理解,发现药物作用靶点,优化治疗方案。短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脑功能影像变化主要涉及杏仁核、脑岛、前额叶、背侧前扣带回等,短期脑功能影像变化可预测急性期疗效。急性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脑功能影像变化集中在皮质-边缘环路、默认网络相关脑区。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功能影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应优化试验设计,综合多种神经影像技术进行多时点长期纵向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3例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情况(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分别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后者临床疗效较前者高,利于患者手术时间的减短、并发症的减少、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期间,采取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所体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尺骨冠状突骨折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采取的是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术后随访十二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能力、肘关节功能变化、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38±1.08)周。疗效评估得知,总体优良率达到了91.43%。术后患者都未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有1例出现活动疼痛,1例出现同侧小指麻木,并发症发生率5.71%。和治疗前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能力均出现了大幅改善(P<0.05)。和治疗前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后的Mayo评分、ADL评分均出现了大幅提高(P<0.05)。结论 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采取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能够保证良好临床疗效,加快骨折愈合,并有助于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在下颌瘢痕疙瘩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进行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的下颌瘢痕疙瘩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23.80岁,中位病程32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评估瘢痕疙瘩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瘢痕疙瘩评分。结果36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前瘢痕疙瘩严重程度评分(7.11 ± 1.46)分,术后12个月为(2.33 ± 0.47)分,治疗前后比较,t=13.85,P=0.008。治疗后12个月,治愈15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微型环钻切除术联合电子线可有效治疗下颌瘢痕疙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联合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3岁(25~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1 d(2~10 d)。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5例;C1型5例。通过骨盆解锁复位架先行闭合复位,再利用骨科机器人导航引导通道螺钉固定,后环采用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前环采用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或外固定支架固定。记录每枚螺钉的置入时间、置入透视次数,以及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共置入25枚螺钉,每枚导针置入透视次数平均为4.7次(3~8次),每枚螺钉置入时间平均为14.9 min(12~20 min)。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7例,良4例,可1例。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3个月(6~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1.8周(10~14周)。末次随访时按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8例,良4例。1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内固定物松动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机器人联合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疗效良好,且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实现骨盆骨折的真正微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冠心病高血压患者6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观察组,n=30)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n=30),对比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4/30),(p<0.05);观察组中治疗期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对照组6.67%(2/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参考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按照课题要求起始-截止时间展开,共有案例对象50例入组,从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对象中筛取,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每组25例),一组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一组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减法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纹病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影像学分型中各型IPN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26例IP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70例(55.6%),女性56例(44.4%),年龄[M(IQR)]44(17)岁(范围:12~87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67例(53.2%),中重症急性胰腺炎59例(46.8%)。所有病例均符合IPN诊断标准。根据CT图像中显示的感染坏死部位不同,将病例分为Ⅰ型(中央型IPN)、Ⅱ型(外周型IPN)、Ⅲ型(混合型IPN)和Ⅳ型(孤立型IPN),分别为21例、23例、74例和8例;另根据治疗策略不同分为创伤递升式(Step-up)治疗策略(Step-up组)和跨越式(Step-jump)治疗策略(Step-jump组),分别为109例和17例。分别采用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各型IPN患者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等级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其他三型IPN合计相比,Ⅳ型IPN患者的总住院时间[69(40)d 比19(19)d]及总住院费用[32.3(41.9)万元比6.0(7.8)万元]均明显增加(Z=-4.041、-3.972,P值均<0.01)。Ⅳ型IPN患者残余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型IPN合计(χ2=16.350,P<0.01)。各型IPN患者不同治疗分组之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p-up组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少于Step-jump组[19(20)d比33(35)d,Z=-2.052,P=0.040;5.9(8.0)万比12.2(10.9)万元,Z=-2.317,P=0.020]。Ⅳ型IPN中Step-up组住院费用高于Step-jump组[33.0(57.8)万元比14.1万元,Z=-2.000,P=0.046]。Step-up组残余感染发生率[17.4%(19/109)]低于Step-jump组(10/17)(χ2=11.980,P=0.001)。结论Ⅳ型IPN患者的感染坏死程度较其他三型更重,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Step-up模式治疗IPN是安全有效的,Step-jump模式可用于治疗位置深在、常规引流方式难以抵达或以“干性坏死”为主的感染病灶。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中分化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肿瘤结局和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0—201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3家医院收治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Ⅰa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纳入标准:(1)年龄≤45岁;(2)病理类型为高分化、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若为子宫内膜癌,需证实为Ⅰa期、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并经影像学检查评估无任何可疑的子宫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子宫外转移。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法:给予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复查子宫内膜病理并评估疗效。根据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的病理检查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比较3组患者的肿瘤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5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包括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11例,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2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24例。(2)肿瘤结局: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9/11、91%和96%)、复发率(3/9、30%、22%)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长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中位时间分别为8、6、4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9例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中,3例分别于完全缓解后7、18、53个月复发,均选择再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并均再次获得完全缓解。(3)妊娠结局: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率(分别为4/8、5/18、36%)、妊娠率(分别为6/8、5/18、36%)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获得妊娠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另外两组(中位时间分别为4、9、22个月,P=0.006)。结论中分化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过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和一定的妊娠率,但因本研究病例数有限,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在高血压急诊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完成,共包含急诊高血压患者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每组40例),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治疗,一组为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期间恶心、胃肠道不适、头晕、咳嗽、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在高血压急诊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参考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共有案例对象70例入组,从老年冠心病病例对象中筛取,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每组35例),分别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与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治疗(对照组),评估其临床实践价值。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29/35),(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过程恶心、胃黏膜出血、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4/35)与对照组5.71%(2/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