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几种保存大型真菌分子生物实验材料方法,用这几种方法所保存材料提取基因组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DNA)质量适于系统生物及其他分子生物研究之用.

  • 标签: 大型真菌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生物学 材料保存
  • 简介:对草坪离蠕孢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由禾草离蠕孢(Bipolarissorokiniana)引起。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最适温度为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菌丝致死温度为65℃,而孢子致死温度则为5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能力较强,中性偏酸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利,而pH值为8.0时最易产孢;各碳源对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碳源对产孢量影响很大,单糖双糖利于产孢,多糖对产孢影响不大。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非常重要,无机氮效果较好,硝态氮好于氨态氮,有机氮效果最差。花粉、叶面物质草坪草汁液可促进孢子萌发。

  • 标签: 草坪草 禾草离蠕孢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 简介:为了解药用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内生真菌组成情况,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桔梗根部分离得到菌落形态链格孢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及生物特性,鉴定为桔梗链格孢(AlternariaplatycodonisT.Y.Zhang)。

  • 标签: 桔梗 内生真菌 桔梗链格孢
  • 简介:在对山东青岛城阳三标山、东营黄河三角洲、烟台昆嵛山真菌采集鉴定中,发现了扁孔腔菌属幻Lophiostoma3个中国新记录:芦竹扁孔腔菌Lophiostomaarundinis、黏扁孔腔菌Lophiostomamucosum半离扁孔腔菌Lophiostomasemiliberum。文中对该3个进行形态描述、图示讨论。

  • 标签: 真菌分类 座囊菌纲 扁孔腔菌科 形态特征 种类鉴定
  • 简介:从采自海南标本中分离到2个中国大陆新记录——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aurantiacus)黄褐毁丝霉(Myceliophthorahinnulea),并进行了形态描述。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标签: 嗜热子囊菌 黄褐毁丝霉 新记录种 中国大陆
  • 简介:中国大型担子菌单属113个,隶属于48科,10目,其中部分是世界单属,另部分为中国境内目前只报道属。单分类地位独特,区系分布上也表现出特点。因此,单亲缘关系菌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标签: 担子菌 单种属 真菌区系
  • 简介:从采自四川省土壤标本中分离到2个中国新记录——埃利斯皮司霉(Pithomycesellisii)黑小枝霉(Virgarianigra),对二者进行了较详细形态描述并绘图。研究菌株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标签: 埃利斯皮司霉 黑小枝霉 土壤真菌 分类
  • 简介:对喇叭石蕊共生菌、藻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菌生长在以40g/L肌醇为碳源、2g/LL广谷氨酰胺为氮源、起始pH值为7.0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其共生藻生长在以160g/L葡萄糖为碳源、1.75g/LNaNO3为氮源、起始pH值为5.0BB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

  • 标签: 地衣 喇叭石蕊 共生菌 共生藻 液体培养
  • 简介:以沈阳地区芹菜斑枯病菌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营养及环境条件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以在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选择性。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水芹菜汁中不能萌发,在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形成,病菌在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 标签: 芹菜斑枯病菌 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 孢子器形成
  • 简介:白粉菌是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与分子系统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分类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粉菌科主要分为5个族,包含16个有性型属2个无性型属。中国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报道有白粉病发生,共计13个有性型属328及44变种,其中白粉菌族种数最多,其次是球针壳族。中国真菌学家命名白粉菌新属4个、新143个,其中仅在中国报道有105个。寄主植物多达90科339属799变种,其中豆科上报道种数最多,其次是蔷薇科。分子系统研究表明ITS、28SrDNA、MAT1-2-1、β-tubulin、IGS、CSⅠEF-1αDNA片段可用于辅助白粉菌鉴定,并为白粉菌分类系统建立提供佐证。

  • 标签: 白粉菌科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寄主
  • 简介:描述了乳菇属2个新:高山毛脚乳菇Lactariusalpinihirtipes假脆乳菇L.pseudofragilis。该2生于中国西南亚高山带针叶林栎林下,其盖表皮为菌丝球囊型,孢子具网纹。高山毛脚乳菇与原初描述自中国毛脚乳菇L.hirtipes为姊妹。假脆乳菇以暗褐色子实体近似于北美的L.fragilis欧洲L.serifluus及L.subumbonatus。文中提供了该2新外观显微特征描述及与相近形态对比ITS序列。

  • 标签: 外生菌根菌 盖表皮 莲座细胞群 红菇科 分类学
  • 简介:在进行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中,分离获得了2个中国新记录:蕨枝顶孢[Acremoniumpteridii(J.C.Frankland)W.Gams]穴形节皮菌金孢属无性型[ChrysosporiumanamorphofArthro-dermacuniculi(Dawson)C.A.N.vanOorschot]。蕨枝顶孢主要形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二次及三次分支,具有1~3个隔膜,顶端着生单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以假头状着生,卵形或者近圆形,内含1个油球。穴形节皮菌金孢属无性型主要形态特征为短侧分支与可育菌丝呈直角伸出,分生孢子具柄,生于短突起上或者直立侧分支上;分生孢子卵形或棍棒形,顶端钝圆,基部平截,大多数单胞,极少数为由2~3个细胞组成。文中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形态特征描述,标本保存于大连民族学院菌种保藏中心。更多还原

  • 标签: 蕨枝顶孢 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 形态鉴定 培养物 土壤真菌
  • 简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整个欧亚大陆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森林生态系统之,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该保护区蕴藏着极其丰富动物、植物及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茎点霉属(Phoma)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淡黄茎点霉(P.flavescens),为我国首次报道。

  • 标签: 土壤真菌 茎点霉属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通过木霉属(Trichoderma)3菌株与双鸭山蔬菜大棚中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cucumerinum)、黄瓜果腐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菜豆叶枯病菌(Cladosporiumsp.)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1(TrichodermaviridePers.exGray1)可作为双鸭山蔬菜大棚中黄瓜枯萎病、黄瓜果腐病、菜豆叶枯病3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加以利用,该拮抗菌对菜豆叶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绿色木霉2(Trichodermaviride2)对黄瓜果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Rifai)对以上3病原菌都有抑制效果,对菜豆叶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绿色木霉2对黄瓜枯萎病菌菜豆叶枯病菌生长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木霉 黄瓜枯萎病菌 黄瓜果腐病茵 菜豆叶枯病菌 拮抗作用
  • 简介:S-NU-3-2菌株是对源自药用植物黄檗内生真菌S6进行诱变获得小檗碱产量比出发菌株有明显提高突变株,本研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进步提高其产量,为开发利用真菌发酵生产植物活性成分新途径奠定基础。以菌丝生长小檗碱产量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发酵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光照培养温度,并经进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高产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豆芽汁基本培养基含蔗糖3%,酵母膏0.2%,pH7.0,温度26℃,全光照培养。与初始培养条件相比,在优化后条件下,该菌株小檗碱得率提高了47.2%,菌体生物量提高了24%。

  • 标签: 内生真菌 高产突变株 黄檗 小檗碱 培养条件优化
  • 简介: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分离得到1株性状稳定分离株SN,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株生长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最适pH为8,无光照培养时菌丝长势较好。培养料中添加20%腐殖质适合菌丝生长。

  • 标签: 血红铆钉菇SN菌株 生物学特性 培养料
  • 简介:在深入考察中国近代真菌发展历程之前,有必要先清查这时期与本学科有关专业文献,而前贤对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真菌书籍调查编目仍有待大力补充。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汇录了晚清时期真菌书籍2,民国时期真菌书籍55,同时论述了晚清时期容易造成误解日本汉字"黴菌"词义汉译情况。

  • 标签: 晚清 民国 真菌 菌物学 书目
  • 简介:镰刀菌是农作物经济作物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突破,使镰刀菌属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以及产生这些毒素菌种(菌株)认识还有待进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对粉红黏帚霉67-1菌株侵染核盘菌菌核过程多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了连续测定,以研究几丁质酶在这寄生互作体系中可能作用。结果表明:葡聚糖酶活性变化表现活跃,且随寄生过程呈增加趋势,配对法T检验结果表明,第10d处理与对照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几丁质酶、蛋白酶活性变化表现较低,而纤维素酶未检测得到。酶动态变化与之前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在时间上表现致;认为葡聚糖酶可能是粉红黏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菌核关键酶。

  • 标签: 粉红黏帚霉 核盘菌 菌核 重寄生 细胞壁降解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