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从文化记忆的角度,以屯堡最具标志性的地仪式为中心,考察屯堡人的文化记忆及其对屯堡文化空间的建构作用。通过研究,认为屯堡人保持着“王朝武士”“江南祖地…‘征南平边”“儒家礼制”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建构了屯堡族群文化空间,而反过来文化空间亦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记忆。在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认为屯堡人的记忆是一种“定向记忆”,由此尝试性地探究“定向记忆”概念的人类学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 标签: 文化空间 屯堡族群 地戏仪式 定向记忆
  • 简介:当前学术界对于荔波布依傩的产生,众说纷纭,但"先有傩,后有傩书"的观点与荔波傩的发源地较为一致。通过调查,发现了布依傩的名称与组织、傩祭的目的、傩与傩书、傩诸神及面具、傩演员及道具、"做陶"的场地及布景、傩主要剧目、"做陶"的活动程序及送花和送花歌等内容,对荔波布依傩的产生、发展、组成、内容等有了较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促进荔波布依傩今后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荔波 布依傩戏 田野调查
  • 简介: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冠绝一时的学者。《明史》本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顾起元《升庵外集序》亦云:“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至其奇丽奥雅,渔弋四部七略之间,事提其要,言篡其玄,自唐宋以来,吾见亦罕矣。”其著述多达400余种,诗词书画、民歌民谣、音乐戏曲、音韵文字、文

  • 标签: 升庵 顾起元 渔弋 文人学士 七略 奥雅
  • 简介:生态人类学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人类的生存一直同邻近的土地、气候、植物以及动物种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其产生影响,环境因素亦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生态人类学试图探讨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 标签: 生态人类学 出版 导论 人与环境 环境因素 风俗习惯
  • 简介:在以山地丘陵为主的鲁中山区,不论在城市社区还是乡土村落,普遍流行着一种乡民艺术形式——五音。淄博市李家疃五音在当地十分有名,但在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资金情况和应对传媒策略等传承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在非遗保护的视野下,需要探析地方五音戏剧团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包括文化生态空间变迁的外界因素和保守被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因素。五音的发展出路在于要采取创新剧目、加强政府扶持、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等策略。

  • 标签: 非遗保护 五音戏 庄户剧团 传承现状 发展策略
  • 简介:涉过红河到达人生的大水边写意──记青年诗人克温远辉1关注克是关注一种气质,一种愈来愈从现代诗人身上疏离和失落了的气质;关注克是关注一种诗人现象,一种具有文化启示意义的现象。进入80年代,中国大陆本土诗坛的浮躁和喧嚣,高频率的易帜和开山立派,使许...

  • 标签: 杨克 诗歌创作 百越文化 太阳鸟 启示意义 涉过
  • 简介:汉先生长在20世纪初贵州西北部一个自称"阿卯"的苗族族群中。他关于贵州西部苗族历史文化的民族志书写,应放在民国年间政府构建现代国族体制的历史脉络中来分析,将之理解为中国西南部土著族群争取国家确认他们的民族身份和政治地位的一项努力。他既借用近代民族研究论述中"苗族"这个类别来争取政治确认,又根据土著文化和丰富的口头历史传说来重新定义"苗族",使之有别于现代国族建构的历史叙事框架。汉先的经历和著述,为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体制,提供了一个边疆土著族群的特殊视角和一批崭新的素材。

  • 标签: 国族建构 他者表述 苗族身份认同 文化挪用 政治确认
  • 简介:建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是兰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本文通过回顾他的学术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探讨了他将历史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独特的民族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阐明了他基于与西方人类学相比较而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杨建新 历史学 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