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是一名文史编辑。我与孙中山先生非亲非故。他老人家仙逝30年后,我才出生。我当过10年农民、10年工人。我开始自费搜集楹联时,还是月薪30多元人民币的工人。我之所以倾家荡产搜集、整理孙中山先生逝世挽联集,完全出于对这份民族文化遗产的珍惜,对这位伟人的敬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京仙逝后,举国悲恸,各界人士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形式表达哀思。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都是楹联史上空前的。据孙中山先生国葬纪念委员会编辑的《哀思录》记载,自中山先生逝世到4月1日的20天中,北京“治丧处共收到花圈七千余个,挽联五万九千余副,横额五百余件。”铺天盖地的挽联,可谓北京的“盛举”。
简介: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得人类历史上空前惨重的战祸得到了制止,人类的文明得到了拯救,人民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在经历了过去50年的沧桑变化之后,我们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在内,一起来隆重纪念这个伟大胜利的历史节日,对人类的进步、友好、和平、合作是大有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胡乔木前几年指出的,“有些当年的侵略者和他们的同情者,在近年千方百计地企图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庄严审判,歪曲这次战争的性质,竭力粉饰和隐瞒这次战争的罪恶,美化甚至崇拜在中国进行‘三光政策’和细菌战,制造南京大屠杀和无数万人坑的战争罪犯为‘民族英雄’,力图使日本现代青年和将来的人民不知道这次战争的真相”。①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并研究其经验教训,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