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呈季节性流行。新型流感病毒可能导致大流行,一旦发生将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实现暴发疫情的早期预警是流感防控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主要流感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常见的流感早期预警模型的原理、应用、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等,以期为流感以及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流感 监测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模型 大数据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是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可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和全球性流感大暴发,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流感病毒对宿主的致病性取决于病毒毒力及其对宿主的免疫逃逸,本文概述了流感病毒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各种策略,以及相关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流感病毒免疫逃逸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策略。

  • 标签: 流感病毒 免疫逃逸 先天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极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除使用流感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外,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针对流感最容易实现的防控措施,能够用来减缓甚至防止流感的传播。通常使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个人措施、环境措施、社会措施和旅行措施。本指南适用于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在日常和流感流行期的防护。

  • 标签: 流感 非药物干预措施 北京
  • 简介:摘要传统流感预警体系在监测范围、预测准确性和实时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流感预警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以传统流感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参照,从互联网、影响因素、时空趋势、风险评估4个角度总结基于大数据的流感预警研究进展,综述大数据在流感预警中的优势、不足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大数据 流感预警 监测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8—2019年河北省流感流行特征,分析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BV)系毒株血凝素(HA)基因特征和变异情况。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省28所国家级哨点医院采集发热3 d内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同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河北省ILI的监测数据。对ILI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并选取不同地区的14株BV毒株进行HA基因测序,利用DNASTAR 7.0和Mega-X软件分析HA基因序列特征并构建进化树。结果2018—2019年,河北省28所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病例总数为4 689 103例,ILI例数为 99 266例(2.12%);共检测ILI样本18 73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 752份(14.69%),检出高峰在2019年第3周(44.92%),流行前期以甲型H1N1为主,流行后期以BV为主。H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14株BV病毒均属于162-164位氨基酸缺失株,氨基酸同源性为97.16%~100%,与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氨基酸同源性为97.16%~98.95%,涉及11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2018—2019年河北省流感冬、春季流行,BV流行毒株有多个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可能是引起暴发疫情的原因。

  • 标签: 流感病毒B型 血凝素类, 病毒 序列分析 Victoria 系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2017—2018年流感监测年度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8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检测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药物敏感性。选取14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提取核酸后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28株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全部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对奥司他韦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平均为13.93 nM(4.54~32.07 nM),对扎那米韦的IC50平均数为1.38 nM(0.14~5.61 nM)。NA基因的全部耐药位点未发现耐药突变。结论河北省2017—2018年流行的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对NAI类药物敏感。

  • 标签: 乙型Yamagata流感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个部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所有接种门诊自愿接种DTaP-Hib疫苗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共12 241名。DTaP-Hib疫苗推荐免疫接种程序为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免疫。将研究对象按照接种部位分为3组,分别为股外侧肌组、上臂三角肌组和臀部肌肉组,收集研究对象每剂次疫苗接种后30 min、7 d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不同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和臀部肌肉组分别为3 461、2 659和6 121名;共接种35 027剂次,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和臀部肌肉组分别接种11 129、7 957和15 941剂次;共观察到不良反应2 489例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1%,其中上臂三角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771例次),高于臀部肌肉组(7.60%,1 211例次)和股外侧肌组(4.56%,507例次)(P<0.001)。上臂三角肌组轻度、中度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发生率分别为4.85%(386例次)、3.77%(300例次)和1.07%(85例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基础免疫3剂次和加强免疫第4剂次在不同部位的总不良反应趋势一致,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臂三角肌注射、臀部肌肉注射和股外侧肌注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研究对象3个部位接种DTaP-Hib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股外侧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建议推荐为DTaP-Hib疫苗的优先接种部位。

  • 标签: 疫苗,联合 接种 安全性 评价研究 监测
  • 简介:摘要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一些重要传染性疾病由于广泛的特异性免疫接种而得到成功控制。随着大面积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成为一个社会问题。AEFI有过度诊断的趋势, 成为社会“反免疫接种" 的原因之一。因此儿科医生正确认识AEFI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向接受免疫接种的人群正面宣传,促进疫苗接种的顺利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用疫苗是人类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工具。目前已经有数十种人用疫苗可以预防数十种传染病。人用疫苗包括不含活微生物体的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疫苗、组分疫苗)、含活微生物体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和载体疫苗)。人用疫苗的研发包括临床研究、工艺开发和检定方法研究,其中人用疫苗生产工艺对于制备优质、可靠的疫苗至关重要。本文就人用疫苗发展概况、人用疫苗生产工艺及各类人用疫苗的特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疫苗 传染病 生产工艺 临床研究
  • 作者: 宋洁玉 王松梅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暨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暨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1102
  • 简介:摘要人体挑战试验是指让人类志愿者有意感染病原体的试验,作为测试候选预防或治疗药物效果的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疫苗人体挑战试验因其较临床试验显著的优势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人体挑战试验的概念、发展、应用,人体挑战试验进行疫苗评估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在中国未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人体挑战试验的考虑。

  • 标签: 人体挑战试验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取32批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公司)于2013—2019年生产的水痘疫苗,按照水痘疫苗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进行各项检定;在0个月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在0和24个月分别进行鉴别试验、外观检查、异常毒性检查、无菌检查和细菌内毒素含量、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病毒滴度、水分检测。结果2013—2019年水痘疫苗在有效期内各项指标检定结果均符合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要求。疫苗水分不高于3.0%。病毒滴度在每0.5毫升3.3~4.5 lg噬斑形成单位。结论上海公司生产的水痘疫苗安全、有效、稳定。

  • 标签: 水痘疫苗 药品稳定性 病毒滴度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截至2021年9月10日,全球新冠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病例已经达到2.22亿人、死亡人数近460万。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广泛应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病例的增加值得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占比逐渐增加,<5岁和5~14岁年龄组病例的占比从2020年1月的1.0%和2.5%分别升高至2021年7月的2.0%和8.7%。全球已经有几十亿成年人接种各种类新冠病毒疫苗,已证实其保护作用包括减少感染和传播、降低重症和住院、减少死亡等,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多国陆续批准在12~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紧急接种新冠病毒mRNA疫苗,我国也已经批准3~17岁儿童按照梯次逐步推进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为了顺利推进和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在儿童的接种工作,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对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形成了该共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作为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较大的疾病负担。由于NoV变异快,型别多,交叉保护性差,免疫保护性持续时间短,缺乏有效的细胞培养系统和实验动物模型,及对其感染致病机制和免疫保护标志物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使得NoV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本文对NoV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综述了基于P颗粒、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及重组腺病毒载体的NoV疫苗研究现状,期望为我国NoV疫苗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疫苗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可导致婴幼儿严重腹泻,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为婴幼儿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轮状病毒疾病负担,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收益。目前我国未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低。本文通过阐述轮状病毒疫苗种类、覆盖率和接种率、经济学评价、对毒株型别的影响,以及疫苗存在的问题,了解疫苗研究进展,推进建立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监测,促进轮状病毒疫苗在我国使用。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胃肠炎 经济学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以其高致病性和传染性,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到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作为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目前对2019-nCoV的了解,其疫苗的研发几乎涵盖了目前疫苗研究的所有形式,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mRNA或DNA疫苗)等。本文就2019-nCoV疫苗的候选靶点、疫苗类型、研发现状及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佐剂 免疫效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疫苗犹豫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愈显突出,部分本已控制良好的疫苗可预防疾病(VPD)的发病率出现反弹,极不利于免疫规划成果的巩固和疫苗针对疾病的消除。本研究基于疫苗犹豫成因的3C模型(信任度、自满情绪和便利性),结合我国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实践,形成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监测、人群疫苗信心监测和服务可及性监测3大维度下的疫苗犹豫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框架和预警处置思路,为我国开展疫苗犹豫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疫苗 预测 疫苗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