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李白和李益分别是盛、中唐著名诗人,两人均写过"闻笛"诗,其中李白《黄鹤楼闻笛》和李益《春夜闻笛》都是遭贬谪时写的,两诗表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李白诗愁苦却不绝望,李益则愁苦而怨望,这正反映了盛、中唐诗风的不同。
简介:明清易代之际,党争频仍,作为东林党魁的钱谦益,在政坛上由初识东林到隶名党籍,直至相尊党魁,完成了仕途多舛的党争生涯。
简介:女性言说是美国华裔女作家用来突破男权叙事传统的有力策略。汤亭亭、谭恩美以女性为中心描写美国华裔/华人的生活和经验,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她们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通过运用自传(传记)体、说故事、章回体等多种叙事策略,将个人、家庭的经历放大为群体的经验,阐释成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既看到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她们在作品中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及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简介: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工作,更是影响巨大。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这个特有的贡献并没受到学界、特别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对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工作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予以详细阐发,对二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基本理论原则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引起学界对中国文学英译工作的普遍重视。
简介:在批评家看来,汤婷婷通过《第五安乐之书》支持美国20世纪下半叶的反战和平运动。本文认为,这一作品并不是一部传递反战和平思想的政治宣言,而是通过汤婷婷本人和越战老兵的经历演绎一种源于东方的、释一行禅师所宣说的"正念"佛教哲学,旨在为那些寻求和平反战的美国人提供心理慰藉:内心的安乐无需苦苦追寻,可以通过正念来获得,即保持对当下有意识、无分别的觉知。同时,正念也为遭遇1991年奥克兰大火灾和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摧残的人们疗愈心理伤痛,帮助他们找到蕴藏于人生每一步的安乐。
简介: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依银轮哭桂花。
简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成了翻译难点。本文以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为例,比较了两个鲁迅作品英译本,并尝试总结适合文学作品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简介:美国诗人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新诗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对英美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巧妙运用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二者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运用,采用类似的翻译策略和创作手法。
简介:本文从解构的视角,立足于性别、种族、文化三方面去解读、阐释汤亭亭的,从而发掘汤亭亭作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对自己的性别、种族和文化所作的思考和质疑.指出汤亭亭并非一个单纯的'解构者':她在消解性别、种族、文化对立之后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重建了对立概念间的互动和融合,并重新评价了这些互动和融合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
简介:自处女作《女勇士》在1976年首次出版以后,汤亭亭就蜚声美国文坛.之后,汤亭亭又陆续出版了《中国佬》、《孙行者》、《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她的作品屡获大奖,如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学院和艺术与人文研究院大奖以及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等等.
李白、李益“闻笛”诗比较鉴赏
“流俗相尊作党魁”——钱谦益的党争生涯
女性言说——论汤亭亭、谭恩美的叙事策略
谈杨宪益与戴乃迭古典文学英译的学术成就
“步步是安乐”——汤婷婷《第五安乐之书》中的正念
心期可与后人传——读钱谦益《后秋兴之三》有感
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基于杨宪益和蓝诗玲译本的对比
浅析庞德与汤亭亭在美国语境下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从解构的视角看汤亭亭的《女勇士》
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评汤亭亭的新作《我爱给生命留有宽广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