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语音是士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北朝士大夫出使南朝,往往具有宣示本朝文化正统性的使命,与南方士族交往,亦有寻求文化认同的需求,为此,讲求雅正的语音十分必要。考察史书,不难发现担任聘使的北朝士族,多出自语音雅正之家。颜之推遍历南北,他所推崇的言词切正家族恰是史传所记束魏、北齐时代的聘使家族。与颜之推、萧该等人共同撰定《切韻》的北朝士族,亦为正音士族,多有出任聘使的经历。这些土族家族之间建立起共享音韵之学的人际网络,并表现出更强的士族文化认同感。本文讨论的南北交聘中士族语音问题只是士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却是南北朝文化态势的清晰映像,有助于进一步探求南北朝学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简介:传统的书法观要求取法其上,比如说王蘧常先生便很以“不落唐以后人一笔”为自毫,欧阳中石先生也非常注重书法的“正统”等等。此所谓“上”,至少大概要上到秦汉。赵之谦云:“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而他的篆书实际上已“上”至先秦了。正碑学兴盛之前,一般人学书至少要上溯到二王或颜真卿,唐代以后则已经称为“取法乎下”。这种要求本没有丝毫错误,但与僵化腐朽的封建制度相结合,则往往出现书法艺术的萧条局面。这样,在唐以后便出现了米芾、徐渭、傅山、倪元路等等反传统的浪漫派书家,他们的书法与正统的二王流派书法比较,虽然在技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偏执,但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却往往大于正统书法。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