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6例次(其中颈动脉33例次,椎动脉起始部3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的81.4%下降至支架后的14.1%;病理学检查显示,27例患者保护装置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75%;保护装置捕捉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坏死组织、胆同醇碎片、钙化成分等)。结论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以适应更多部位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简介:患者女性,24岁。既往体健,无心脏病病史。突发阵发性心悸2天,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伴头晕、胸闷,无黑矇、晕厥,无抽搐,无腹胀、浮肿,症状可自行缓解,发作呈突发突止。查体:体温36℃,脉搏168次/分,呼吸18次/分,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对PTCA术后缺血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胸痛小于2h施行直接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阿昔单抗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常规剂量肝素100U/kg,阿昔单抗组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70U/kg和阿昔单抗0.25mg/kg,随后以阿昔单抗10μg/min持续静脉滴注12h,观察30d时两组死亡率、心肌梗死、再次急诊冠脉血运重建术和出血发生率.结果随访30d,两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阿昔单抗组无1例死亡,也未发生心肌梗死和施行再次冠脉血运重建术.结论在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中,应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安全合理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TCA术后缺血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技术的学习曲线及减少对大隐静脉的损伤、提高移植血管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经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移植物组(200例)和桥式切开采集大隐静脉移植物组(50例)。比较两组术中大隐静脉损伤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完整学习曲线后。两组大隐静脉直接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44)个vs.(1.23±0.51)个,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4)minvs.(38±6)min,P〉0.05]。经过100例采集经验后,内窥镜组手术时间缩短[(27±4)minvs.(38±6)min,P〈0.05];内窥镜采集组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低(0%vs.22%,P〈0.05)、血肿发生率低(0%眠4%,P〈0.05)。结论保证足够的培训期,拥有合理的采集技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对大隐静脉移植物的直接损伤与桥式切开采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伤口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儿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65例):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在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在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结论于围术期选择整体化护理的方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有效实施肺部管理,可以成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最终显著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肾血管性高压血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2例不同病因(大动脉炎9例,纤维肌发育不良7例,动脉粥样硬化6例)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PFRA术。术后造影观察即时技术成功指标并复查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判断PTRA的临床疗效。结果即时造影的技术成功率达95%(21/22)。术后100%的病人高血压得到改善,8例(36%)血压降至正常,14例(64%)血压状况得到改善。9例病人肾功能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上资料提示PTRA术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证明顺皮纹美容切口较传统切口在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给患者带来的诸多益处,对体表脓肿切口引流术的治愈有了一个新的方法和创意。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将142例典型的表浅脓肿切开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60例为治疗组,从病人的疼痛程度、治愈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组织恢复的平坦对称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均经过统计学处理,其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项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横向一字型、纵向一字型、十字型切口,首先根据具体部位的皮纹采用顺皮纹即平行皮纹切口,并且不再是原来的一律垂直切开皮肤的方法,而是将手术刀片向顺皮纹方向倾斜10~15度的角度,该角度正好吻合皮肤的正常松弛度且符合美容手术的要求,使得切口与皮纹保持平行一致。结论与传统切口比较,患者均反应疼痛轻、痛苦小、出血少的特点;脓肿切开后换药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经复诊和问卷调查,愈合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大部分患者反应瘢痕非常轻甚至无瘢痕,无一例瘢痕影响美观的现象,该研究为患者节约了治疗费用,护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提高护士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重建结合颅内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患者,行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和动脉瘤孤立术。依据动脉瘤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包括对M2段及其远端的动脉瘤采用低流量旁路移植5例,对M1段动脉瘤采用中流量旁路移植4例,对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采用高流量旁路移植5例。术中或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了解吻合口通畅与否及动脉瘤闭塞状况。本组患者随访期为2~60个月。结果:低和中流量旁路移植的9例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术后造影示吻合口均通畅。5例高流量旁路移植的患者中3例术后经过顺利,2例术后即刻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完全恢复,另1例大部分恢复;术后复查造影示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不通。结论: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动脉瘤部位和侧支循环状态,可选择高、中、低不同流量的旁路移植术式。
简介:目的降低老年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并发症。方法对57例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将患者分为:A组27例,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60~72(66±5)岁,采用传统的PBMV技术;B组30倒.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60~70(64±5)岁,采用改进的PBMV技术,主要包括:4种方法监控定位行房间隔穿刺;根据左心房大小调整二尖瓣导向探务前段的J形弧度;3种方法监控球囊导管是否已进入左心室并判断其未卡在腱索内;微级递增球囊直径扩张二尖瓣口等.结果A组并发症为26%(7/27),其中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压2例,心包填塞1例;B组仅3%(1/30)发生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云雾状改变不是PBMV的禁忌证。结论PBMV操作技术的改进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PBMV手术的并发症。
简介: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204例,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①分组:204例病人中,UA组112例(55%),SA组92例(45%).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P<0.05).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74(33%),SA组复杂病变血管43支(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P<0.05).③支架植入情况:UA组有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143枚,占病变血管数的51%;SA组54支血管共67枚,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共15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3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9%vs3%,P<0.05).⑤随访3~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3例,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12例和16例,占13%和14%;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2%,均无显著差别.结论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即刻成功率高,中期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变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57.94±6.7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8±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0%,显著低于对照组3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积极开展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妇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42例妇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术前均扩冠、强心治疗,循环稳定后接受手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手术开始后给予左西孟旦12μg·kg^-1·min^-1泵入15min后,改为0.5μg·kg^-1·min^-1持续泵入24h;对照组同期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患者术前(T0)、术后6h(T1)、术后24h(T2)、术后72h(T3)循环血压、心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白介素-22(IL-22)、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在T1、T2、T3点:试验组患者CI高于对照组[(2.07±0.25)L·min^-1·m^-2比(1.87±0.29)L·min^-1·m^-2;(2.55±0.24)L·min^-1·m^-2比(2.05±0.21)L·min^-1·m^-2;(3.18±0.30)L·min^-1·m^-2比(2.58±0.31)L·min^-1·m^-2,P<0.05]、LVEF均高于对照组[(46.36±2.03)%比(38.36±1.84)%;(50.62±2.32)%比(42.86±2.45)%;(56.14±3.08)%比(48.65±2.68)%,P<0.05];T2、T3点:试验组患者IL-22低于对照组[(14.20±1.15)ng/ml比(18.34±1.32)ng/ml;(14.22±1.20)ng/ml比(20.13±1.08)ng/ml,P<0.05]、cTnI低于对照组[(0.35±0.05)ng/ml比(0.58±0.11)ng/ml;(0.38±0.08)ng/ml比(0.67±0.15)ng/ml,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增强妇科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输出量,保护心肌,维持循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