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类固醇激素特别是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脊神经根损伤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在脊神经根损伤药物治疗中,无论在局部用药还是全身应用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小剂量MP对腰椎术后神经根损伤临床疗效,探索出在腰椎手术后神经保护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疾病 减压术 外科 神经根病 甲泼尼龙
  • 简介:目的研究山羊椎间盘损伤组织学改变及P物质(substanceP,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纤维中分布。方法15只山羊,用直径1.2mm穿刺针刀刺伤L5/L6椎间盘前纤维环全层和L6/L7后部纤维环内侧,以L4/L5椎间盘作为完整对照椎间盘。分别于损伤后3周、3个月、6个月随机处死5只山羊。观察实验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组织学改变和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果L6/L7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损伤后3周均未愈合。损伤3个月及6个月时,在L6/L7椎间盘右后外1/4区很容易检测到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沿穿刺通道及周围组织向内生长。L4/L5/L6椎间盘相同区域未检测到相关免疫染色阳性反应神经纤维。结论经山羊椎间盘前方损伤后部纤维环内层后,纤维环内层很难愈合,并出现SP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 标签: 山羊 腰椎 椎间盘 神经纤维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凝肩即肩周炎发展到晚期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所致,我们从1996年用改良小针刀剥、挑并局部封闭治疗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5~66岁,左肩6例,右肩2例,病史均在半年以上,最长为2年,8例都发展至Ⅱ期(僵硬期),肩关节活动范围很小,屈伸,收展,旋转均在0°~20°之间。二、治疗方法与结果;作者采用自己改进小针刀即将直径为1.2mm针刀刀锋改制成斜刃,钩状刃,

  • 标签: 小针刀 局部封闭治疗 肩周炎 内蒙古医学院 肩关节活动 功能锻炼
  • 简介:胸腰椎由于椎间盘存在,在屈伸、侧曲时,椎间盘受力一侧高度减少,对侧高度增加,成楔形,介导脊柱形变,同时髓核向对侧移位,压迫纤维环增加其张力,通过髓核-纤维环协同作用防止过度牵拉,但是这一结构也限制了胸腰椎旋转运动。寰枢椎之间没有椎间盘协助运动,以旋转功能为主,头颈部约47°旋转功能及10°屈伸功能均由寰枢关节完成[1],与胸腰椎区别较大,脊柱三柱理论对其不适用。且寰枢关节骨结构相对纤细,前、后纵韧带和节段性韧带均较胸腰段薄弱,稳定性较差,在儿童头部旋转时寰枢关节分离度可达85%[2],脊柱中较脆弱和易损伤部位[3]。

  • 标签: 寰椎 枢椎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 简介:由骨科知名专家科毛宾尧教授主编《髋关节外科学》(第2版)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我国24位著名骨科专家联袂执笔,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髋关节外科新成果、新认识、新疗效和新取向。全书分九篇三十四章,首篇为髋关节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介绍了世界髋关节外科发展现状,借助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和数字技术、髋部疼痛与切口和选择等均有详尽介绍;

  • 标签: 关节外科学 出版 髋关节外科 骨科专家 科学基础 生物力学
  • 简介:20世纪70年代,BassettCA等[1,2]首次把电磁场(electromagneticfields)疗法应用于骨科疾病治疗,经过30多年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脉冲电磁场疗法(pulsedelectromagneticfieldsPEMF)对骨病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其适应症也进一步扩展到创伤修复、神经再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有应用PEMF治疗肿瘤报道[2].笔者就近年来PEMF在骨关节疾病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综述.

  • 标签: 脉冲电磁场治疗 骨关节疾病 疾病进展 脉冲电磁场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 PEMF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主因右髋关节疼痛1年伴跛行4个月余入院。无明显诱因发病,经按摩、牵引及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门诊经查以右髋创伤性关节炎收住院。30余年前行右粗隆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内固定物已取出,骨折处畸形愈合(见图1)。专科情况:右髋部无明显肿胀,皮色、皮温正常,可见长约20cm弧形手术瘢痕,右腹股沟中部可触及明显压痛,右大转子外侧叩击痛不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 标签: 关节表面置换 金属对金属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粗隆下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直腿抬高试验
  • 简介:目的探索脊柱钉棒系统应用于骨盆后环损伤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骨盆后环损伤,按照Denis分型,Ⅰ型20例,Ⅱ型12例,Ⅲ型4例。按照Tile分型,B3型16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4例。应用脊柱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将万向椎弓根钉从双侧髂后上棘处开槽置入髂骨后部内外板间,钉尾沉于骨质内,连接棒通过双侧骶棘肌隧道放置固定后,在骨盆后环处形成一个强有力“内支架”有效固定。结果30例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患者均无螺钉松动、断棒、骶髂关节再次脱位及内固定物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按刘利民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13例,中2例。结论脊柱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固定有效牢靠,操作简便,无需复杂定位,创伤小,恢复快,无透视条件基层单位也可行手术,极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柱钉棒系统 骨盆后环 内支架
  • 简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骨强度降低而脆性增加为特征退行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减少及骨组织结构破坏,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一种常见慢性退行性关节炎,其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和肥胖者.OP和OA都是与人体衰老密切联系退行性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国外30多年前就开始注意两者之间关系,发现OP和OA很少同时存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OA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机会较少.因此一些作者提出OA患者骨密度普遍高于无骨关节对照组,并随OA程度加重骨密度有增高趋势.国内有少数相关研究报道,但对上述观点意见并不统一.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关节炎 继发性骨质增生 退行性关节炎 流行病学调查 中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1月22例不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及伤椎植骨,观察包括椎体高度改变、Cobb角改变及椎管狭窄率改变。结果随访9—25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及随访期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恢复满意。结论椎体内植骨结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有良好临床疗效,一种较为方便、安全、可靠方法。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移植 内固定器
  • 简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上很常见。近年来,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因其有减压彻底、融合率高、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及内固定不易失败等优点,被越来越多骨科医生所接受。本院2005年7月~2009年6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胸椎 腰椎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 简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其预后变化较大,目前尚缺乏客观有效影像学评价和判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陛研究急性颈髓损伤病例MRI影像上定量、定性指标与预后关系,试图寻找一些可用于判断颈髓预后影像学指标。研究共入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10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5岁(17~96岁)。采用AS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

  • 标签: MRI影像 功能预后 颈髓 急性 损伤神经 脊髓损伤患者
  • 简介:全身状况较差老年人经常会因骨质疏松或椎体转移性肿瘤发生椎体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这种骨折标准治疗方法。某些特定原因(如转移性硬膜外肿瘤造成脊髓压迫或椎体压缩所致椎管短缩)导致局部后凸畸形,需通过短时程外科手术减压并稳定椎体。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稳定椎体时,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转移性肿瘤 骨质疏松症 脊柱骨折 治疗方法 开放式
  •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上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科室通过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152例,其中5年以上随访46例。本文对46例患者术后随访x线片、Harris评分、肢体长度、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干骨折5例,脱位1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随访时间5—12年,平均7.6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2分(17—6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3分(74~96分),其中38例评分大于80分,6例评分位于70~80分之间,2例评分小于70分。影像学检查2例髋臼假体、1例股骨假体周围出现小范围透亮线,其余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及下沉现象,股骨颈骨质良好。结论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关节病中期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可能需要行假体翻修中青年患者。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保留股骨颈型假体
  • 作者: 奔木金措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4-27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青海省海西州蒙藏医医院,青海海西817099
  • 简介:目的:观察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痛风性关节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男性患者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后好转率达100%。结论:蒙医针刺疗法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无副作用、价格合理、疗效独特。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蒙医针刺疗法;红外偏振光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隐性失血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采用THA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一定选择标准,共71例(71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根据既往文献重点将手术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质疏松、髋关节间隙采用AS髋关节放射指数(bathankylosingspondylitisradiologyindex-hip,BASRI-h)评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5个因素纳入分析。按隐性失血量将患者分为高隐性失血组(≥480mL)和低隐性失血组(〈480mL)。结果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为320~1450(797.4±446.8)mL,总失血量为950~2100(1410.8±497.3)mL,占总失血量56.5%。高隐性失血组39髋,低隐性失血组32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13)、髋关节间隙(P=0.014)、骨质疏松(P=0.014)、血红蛋白下降量(P=0.000)导致高隐形失血量,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髋关节骨性强直(OR:5.147,P=0.049)、异体输血量(OR:1.039,P=0.007)及血红蛋白下降量(OR:1.153,P=0.000)与高隐性失血相关。结论隐性失血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HA后总失血量重要组成部分,髋关节间骨性强直、血红蛋白下降量导致高隐性失血危险因素。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评估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拓宽儿童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思路,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经验。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8例,为微创组;同期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单足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为切开复位组。3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2个月,记录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Bhler角、术后足部功能评分(按照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以及创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hler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Bhler角及足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创口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切开复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创口问题少等优点。

  • 标签: 闭合撬拨复位 空心钉 儿童 跟骨 关节内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含量,观察软骨组织学改变,探讨小白菊内酯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骨关节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健康纯种新西兰兔40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A组);其余32只采用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OA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口服对照组(B组)、模型关节腔注射对照组(C)、小白菊内酯口服组(D组)、小白菊内酯关节腔注射组(E组),每组8只。B组和D组兔分别予生理盐水、小白菊内酯灌胃,C组和E组兔分别予生理盐水、小白菊内酯关节腔注射,连续治疗6w后,测定各组兔治疗前后血清、膝关节液TNF-α、IL-1β表达水平。所有实验动物在8w处死,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关节软骨病理组织改变。结果与模型组(B组、C组)比较,D组、E组关节液及血清中TNF-α、I-1β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E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D组(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病理显示有关节软骨破坏,病理积分升高(P<0.05);D组、E组病理改变较B组、C组显示关节软骨有所修复,病理积分降低(P<0.05)。结论小白菊内酯可减轻动物模型关节炎症,其关节腔给药抗炎疗效优于口服给药,抑制血清和关节腔TNF-α、IL-1β分泌,可能小白菊内酯治疗骨关节机制之一。

  • 标签: 小白菊内酯 膝骨关节炎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病理改变
  • 简介:由我国著名人工关节专家毛宾尧、庞清江、吕厚山、戴魁戎等编写《人工髋关节外科学》(修订版)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人工髋关节新成果、新认识、新疗效和新取向。全书分四篇三十一章,第一篇系统阐述了世界人工髋关节发展史和我国这方面的发展现状,借助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和关节镜,并对人工关节材料学和定制假体,以及假体界面磨损与松动、髋关节功能评价和临床选择假体原则等均有详尽介绍;

  • 标签: 《人工髋关节外科学》 出版 关节功能评价 人工关节 生物力学 临床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跟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