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外科手术室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并提出科学防范措施。方法:对近年来本院所开展外科手术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进行梳理分析,以所发生护理事件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探究分析发现,在本院外科时候过程中,主要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有:患者术后出现压疮、静脉血栓并发症、输液外渗、手术病人护送不当致意外损伤、护理记录不规范、手术器械清点不清、锐器损伤等,并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加以防范,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工作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护理质量不佳,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的手术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易引发医患关系紧张。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对手术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强化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安 全 警示教育,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高IgM综合征(XHIGM)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方法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1例23岁XHIGM合并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17岁开始出现反复感染症状,就诊后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伴有明显脾大,IgG、IgA水平减低。虽然IgM低于正常水平(典型XHIGM表现为IgM正常或升高),但通过二代测序证实该患者为CD40L基因纯合突变(染色体:chrX;位置:135730438;氨基酸变异情况:NM_000074:exon1:c.31C>T:p.R11X;突变类型:无义突变);其母亲检测到该基因突变位点为杂合突变,其父亲未检测到该基因突变。患者明确诊断为XHIGM。患者脾切除术后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得以缓解,因白细胞升高,依据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基因重排呈阳性和骨髓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增高且为克隆性增殖。患者最终诊断为XHIGM合并T-LGLL。结论少数XHIGM患者可在成年后发病,且可表现为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减低的非典型临床特征,CD40L基因突变是XHIGM最终的确诊标准。对于反复感染、IgG定量低于正常水平、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男性患者,需进行XHIGM基因筛查。少数XHIGM患者可合并T-LGLL。
简介:摘要报道1个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家系。家系中3例患者均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经基因检测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ABCD1基因(转录版本Exon编号:NM_000033.3 exon6)存在c.1552C>T chrX-153005609 (p.R518W)变异, 该突变为致病突变。该家系报道的突变位点为国内第3次报道,为深入认识X-ALD提供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RNA-377-3p(microRNA-377-3p, miR-377-3p)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人肾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 line, HK-2)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HK-2先置于三气低氧培养箱(1%O2、5%CO2、94%N2)中培养12 h,诱导细胞缺氧损伤。之后细胞置于常氧培养箱(5%CO2、95%空气)培养,建立HK-2 H/R模型。构建miR-377-3p抑制剂(inhibitor)、miR-377-3p拟似物(mimic)、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XIAP)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si-XIAP)及相应的对照物转染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7组(每组5×105个细胞),即正常常氧组(NC组)、缺氧/复氧组(H/R组)、miR-377-3p抑制剂对照组(miR-IC组)、miR-377-3p抑制剂组(miR-I组)、miR-377-3p拟似物对照组(miR-MC组)、miR-377-3p拟似物组(miR-M组)、miR-377-3p抑制剂特异性小干扰RNA组(miR-XIAP组)。采用RT-PCR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77-3p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实验检测炎症因子IL-6及TNF-α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77-3p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77-3p对XIAP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CCK8及ELISA实验检测细胞经miR-377-3p抑制剂特异性小干扰RNA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成功建立HK-2 H/R模型。与NC组比较,miR-377-3p表达水平在H/R组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miR-I组miR-377-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M组miR-377-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与NC组比较,H/R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IL-6及TNF-α表达升高(P均<0.05);与H/R组比较,miR-I组细胞存活率增高且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miR-M组细胞存活率下降、IL-6及TNF-α表达水平增加(P均<0.05)。生物信息学方法提示XIAP为miR-377-3p靶基因,miR-377-3p降低XIAP的表达并且抑制XIAP 3′UTR野生型报告基因活性(P均<0.05)。此外,CCK8及ELISA结果提示,敲减XIAP可逆转miR-377-3p抑制剂导致的细胞存活率增强及IL-6和TNF-α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抑制miR-377-3p可减轻H/R诱导的HK-2损伤,其机制与负性调控XIAP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微小RNA-15b-5p(miR-15b-5p)的表达,探讨其靶向犰狳重复X连锁蛋白2(ARMCX2)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69例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留取肿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5b-5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RMCX2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选择尿路上皮癌T24细胞系,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b-5p和ARMCX2的靶向关系。建立无关序列组(NC组)、miR-15b-5p mimic组、miR-15b-5p inhibitor组、miR-15b-5p inhibitor和小干扰RNA(siRNA)-ARMCX2共转染组,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RMCX2和Ki-67的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SNK法行两两比较)。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iR-15b-5p的表达量范围为1.2~4.5,miR-15b-5p的表达量和ARMCX2的阳性率在不同病变级别(1.51±0.26比2.04±0.43,t=4.560,P<0.05;78.95%比19.35%,χ2=24.290,P<0.05)、是否为浸润性生长(1.60±0.40比1.86±0.44,t=2.360,P<0.05;73.33%比35.90%,χ2=9.520,P<0.05)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miR-15b-5p和ARMCX2(r=-0.620,P<0.05)、miR-15b-5p和Ki-67(r=-0.600,P<0.05)呈负相关,ARMCX2和Ki-67(r=0.660,P<0.05)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miR-15b-5p和ARMCX2与生存时间有关(χ2=5.010,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5b-5p和ARMCX2具有靶向关系。MiR-15b-5p mimic组中ARMCX2(1.15±0.40比1.82±0.28,t=3.430,P<0.05)和Ki-67(1.34±0.37比0.99±0.21,t=2.780,P<0.05)的表达高于NC组,细胞活性低于NC组,miR-15b-5p inhibitor组中ARMCX2(2.24±0.35比1.82±0.28,t=2.630,P<0.05)和Ki-67(1.65±0.26比0.99±0.21,t=5.760,P<0.05)的表达高于NC组,细胞活性高于NC组,miR-15b-5p inhibitor和siRNA-ARMCX2共转染组ARMCX2(1.66±0.25比1.82±0.28,t=1.130,P>0.05)、Ki-67(1.24±0.29比0.99±0.21,t=1.710,P>0.0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R-15b-5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及生长相关。MiR-15b-5p靶向ARMCX2抑制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拟诊为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 XHIM)并发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ML)的患儿CD40L基因及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Jamestown Canyon virus, JCV)进行检测,明确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NDA,设计扩增CD40L基因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CD40L基因序列分析对比确定有无变异。用两对JCV特异性引物对患儿外周血DNA行巢式PCR扩增,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序列对比确定患儿是否存在JCV感染。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为CD40L c.506 A>C(p.Tyr169Ser)错义变异半合子,该变异位于CD40L肿瘤坏死因子同源区结构域,引起CD40L蛋白疏水作用及结构稳定性丧失,经PolyPhen2及SIFT蛋白功能预测软件预测分别为很可能有害变异(probably damaging, score=1.00)及有害变异(deleterious, score=-8.868),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患儿母亲携带CD40L c.506 A>C(p.Tyr169Ser)半合子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患儿外周血DNA巢式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发现JCV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达到99%,表明患儿外周血DNA中含有JCV,有JCV感染。结论CD40L基因分析及JCV检测结果确诊患儿为XHIGM,其并发的PML与JCV感染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发生危及生命事件(ALTE)的临床表现,并提供事后评估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477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和REDcap数据库记录疑似ALTE的相关信息。结果477例中有18例在生后第1年发生ALET,大多数(14/18,78%)发生于生后6个月内,表现为呼吸暂停和(或)癫痫发作。ALTE患儿中,8/14(44%)发作超过1次。很多ALTE的初次发作是在使用婴儿汽车座椅时发生的(11/18,61%)。ALTE后评估显示颅颈交界区异常和(或)癫痫发作最常见,12/18(67%)患儿进行脊髓减压,5/18(28%)患儿在ALTE事件后开始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尽管这是一项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但其结果表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易发生ALTE。事件后的评估应该包括枕骨大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住院患儿应进行呼吸监测、脑电图检查和汽车座椅激发试验。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当代具备心腔内电图存储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中记录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与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植入双腔或三腔起搏器的2 109例患者记录的2 440份AHRE腔内电图,记录心房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分析其种类。结果平均随访2.3年,有23.9%的患者记录到了≥30 s的AHRE,2 440份AHRE腔内电图中房扑/房颤发作2 111份图(86.5%,2111/2 440),交叉感知21份图(0.9%,21/2 440),噪声干扰64份图(2.6%,64/2 440),房性心动过速(房速)237份图(9.7%,237/2 440),重复性非折返性室-房同步节律5份图(0.2%,5/2 440),2份未确定类型(0.1%,2/2 440)。AHRE持续时间>6 h并且频率≥250次/min对房扑/房颤的阳性预测值为99.9%。结论结合时间和频率分析的AHRE是诊断房颤、房扑的可靠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嘧定在儿童门诊镇静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镇静室6 890例应用右美托嘧定镇静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诊镇静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2%(98/6 890),无相关死亡患儿。其中镇静不良事件为苏醒延迟27例,占比27.55%;呼吸抑制24例,占比24.49%;心动过缓16例,占比16.33%;口唇发白12例,占比12.24%;恶心呕吐5例,占比5.10%;苏醒期躁动3例,占比3.06%;镇静失败11例,占比11.2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个月、体质量≤5 kg、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呼吸道感染是患儿右美托嘧定门诊镇静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3个月、体质量≤5 kg、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呼吸道感染是患儿右美托嘧定门诊镇静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咽喉反流对镇静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289例,年龄18~75岁,BMI 18.5~28.0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分别于胃镜检查术前后,采集声门上咽喉部分泌物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胃蛋白酶浓度,剔除术前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浓度≥31.34 pg/ml为阳性)。根据胃镜检查术前后分泌物标本中胃蛋白酶浓度将患者分为咽喉反流组(R组,术后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阳性)和非咽喉反流组(N组,术后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阴性)。记录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呛咳和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1、3和7天电话随访,记录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和咳嗽咳痰发生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R组术中呛咳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升高,术后第1天时咽痛声嘶发生率升高,术后第1和3天时咳嗽咳痰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咽喉反流会增加术中和术后镇静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症状性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患者心脏事件复发的主要诱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在2014年1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66例症状性cLQTS患者中,选取首次就诊后心脏事件复发的3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性别、发病和就诊年龄、就诊前后临床表现、家族史、治疗情况、心电图和cLQTS亚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心脏事件发作时间、次数、诱因以及药物治疗情况和心电图资料。心脏事件包括:晕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放电、ICD误放电、心脏骤停生还、心脏性猝死、心电图证实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结果38例心脏事件复发的cLQTS患者中,女性30例(79%),儿童14例(37%),发病年龄(15.6±14.6)岁,就诊后复发时间为(3.6±3.5)年。亚型分析表明纳入11例(29%)LQT1(含2例Jervell-Lange-Nielson综合征患儿)、19例(50%)LQT2、5例(13%)LQT3及3例(8%)其他少见亚型(1例LQT5、1例LQT7和1例LQT11)。LQT1患者中共6例(55%)患者因停药和/或漏服药物出现心脏事件发作;4例(36%)患者在特定诱因(运动、情绪激动)下发生晕厥;1例(9%)患者自行换药后出现晕厥发作。LQT2中共16例(84%)患者因漏服和/或停药后出现心脏事件,3例(16%)患者于特定诱因(惊吓、声音刺激、睡醒)下心脏事件发作;1例(5%)患者怀孕后出现反复晕厥发作;1例(20%)患者发生ICD误放电。LQT3患者中4例(80%)患者反复静息状态下出现晕厥;1例(20%)患者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1例LQT5患者特定诱因(情绪激动、休息时)下反复出现晕厥及ICD放电。1例LQT11患者特定诱因(劳累)下有反复ICD放电。1例LQT7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ICD误放电。随访过程中2例Jervell-Lange-Nielson综合征患儿和2例LQT2患者因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晕厥发作较前减少;1例服用美托洛尔后仍有晕厥发作的LQT2患者改服纳多洛尔后无晕厥发作;2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的LQT2患者加用美西律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结论自行停药或漏服药物是心脏事件复发的重要诱因。
简介:摘要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免疫治疗逐渐成为最热门的治疗手段,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开启了肺癌治疗的新格局。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获批,掀起了免疫治疗的热潮。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激活免疫细胞或者达到免疫最大化,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如果缺乏严格的治疗措施,患者会因病情进展或者因irAEs而危及生命。多项临床研究证实ICIs在肺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ICIs治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仍不可忽视。文章总结了临床研究中肺癌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的特点,同时简要介绍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irAEs的注意事项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