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病原菌以及耐药性实施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针对所有患者的痰液进行收集,针对痰液有效实施病原菌株分离,针对菌株分布以及表现出的耐药性进行准确研究。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属于革兰阴性菌共包括104株,属于革兰阳性菌共包括96株。针对革兰阳性菌种类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所有菌株完成耐药性试验后发现,亚胺培南针对革兰阴性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万古霉素针对革兰阳性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针对此类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表现出的耐药性选择合理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谱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细菌与耐药性.方法选取新生儿524例,送检内容有血液以及粪便等体液标本2778份,一共检测出病原菌62株.结果病原菌共计分离出62株,依次为27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大肠埃希菌,9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3.54%、17.74%、14.52%;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总计38株,其中产超广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30株,占总比例78.9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9株、1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测出6株,占66.67%.结论对病原菌与耐药性的掌握,并与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相结合,便于合理临床经验用药,从而避免病情加重及其它病人院内感染发生.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细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9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窄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0.05%地奈德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玫瑰糠疹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窄中波紫外线照射和外用0.05%地奈德乳膏的联合治疗方法,对照1组采用外用0.05%地奈德乳膏治疗,对照2组采用窄中波紫外线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皮肤红斑、皮损面积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为(7.78±1.4)d,对照1组为(13.2±1.52)d,对照2组为(12.87±1.91)d,观察组治愈时间要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对照1组为64.2%,对照2组为5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窄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0.05%地奈德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起效较快,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地奈德乳膏 玫瑰糠疹 治疗效果 观察研究
  • 简介: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联用(LC-Q-TOFMS)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方法在药物中的有关物质分析、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代谢组学及中药学4个主要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标签: 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四年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对抗菌药物合理的应用。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用ATB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ESBLs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检测,对近四年来我院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近四年来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198例。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株95例约占47.9%,有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对青霉素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均为敏感。结论随着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耐药菌株的逐年上升,临床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耐药性的检测正确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色谱指纹技术在刘伟地黄滴丸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马钱苷以及丹皮酚作为定性定量因子,相对保留值α为判断依据,建立RP-HPLC数字化指纹。以CH3OH-0.2%甲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预先选定色谱,建立药材和之际的数字化色谱指纹,制定稳定可控的制剂指纹,对比空白样品,更加深入探究制剂中用以鉴定药材的特征峰群。结论通过数字化色谱指纹技术在刘伟地黄滴丸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经证实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数字化色谱 指纹谱技术 六味地黄滴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肭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律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50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静脉滴注胺碘酮律治疗,根据律结果分为律组(100例)和未律组(50例),观察两组律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0例)和无脑梗死组(130例),比较两组发病前后的NT-proBNP水平。结果:服药后48h内100例(66.67%)患者转为窦性心律。与律前比较,律组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967.04±366.16)pg/ml比(496.21±142.54)pg/m1],且显著低于未律组(996.76±351.28)pg/ml,P均〈0.01]。脑梗死组中,与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中,大面积梗死组NT—proBNP水平[(784.21±231.26)pg/ml比(1983.24±32.96)pg/ml,(3562.19±1468.32)pg/m1]显著升高,P均〈0.05或〈0.01。结论:入院时NT—proBNP水平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药物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急性脑梗死后NT-pro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预后越差。

  • 标签: 房颤 利钠肽 脑梗死 胺碘酮
  • 简介: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氧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氧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酸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酸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氧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反义寡核苷酸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复氧损伤 EGR-1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无流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在本院住院的647例ACS患者施行PCI术,术中观察无流患者发生情况,并与正常流患者作对比,了解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647例ACS患者中有64例发生无流(9.9%),共死亡9例(其中8例为无流患者),56例无流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均于术后1个月后解除无流。PCI发生无流患者比正常流患者住院天数长,死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于ACS患者PCI发生无流较正常流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方面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再灌注治疗,并做好并发症监护工作。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无复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缺氧以及缺氧后氧条件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饲养SPF级SD大鼠,雌雄配对生产后,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并处死,取乳鼠分离出海马,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经过培养以及传代、鉴定后,取第4代神经干细胞(NSCs)作为实验对象。用氯化钴制备缺氧、缺氧/氧模型,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氧组,每组在4h、8h、12h、16h后分别行NSCs形态学观察,NSCs的增殖变化,iNOSmRNA的表达,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缺氧条件以及缺氧/氧条件下iNOS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氧8h时iNOSmRNA表达最多,此时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达到最高值。缺氧/氧8h后iNOSmRNA减少。随着iNOSmRNA表达量减少,神经干细胞增殖数目也随之减少。结论iNOS的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起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 SD大鼠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能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testbolus)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3例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CTA。按登记号尾数单双数分为研究组23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采用能扫描模式,使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智能动态跟踪(smartprep)技术。研究组采用最佳对比噪声比(CNR)技术,两组分别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干CT值并进行比较。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评分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动脉主干CT值分别为(387.92±48.18)Hu、(326.95±48.51)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左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90.19±57.91)Hu、(341.04±34.9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右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98.02±55.35)Hu、(312.15±40.16)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1±0.66)分、(3.90±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能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肺动脉CTA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同时减少对比剂用量。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可行性研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无创、准确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检查指导方法。方法应用美国百胜400AU全身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仪,检测CRAO患者21例,21只眼,与本院正常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为正常对照。部分病例眼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同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静脉充盈时间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急性期患者治疗期间行多次检测。结论彩色超声多勒(CDFI)能直接了解患者CRA和OA的血流情况,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和抢救以及疗效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指导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期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nI、BNP及心肌酶联合检测在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以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为临床表现收入院的患者,其中观察组为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40例患者,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表现正常的40例其他疾病患者。运用(POCT)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的浓度,分析比较相关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的浓度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CK、CK-MB、AST、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LDH、CK、CK-MB、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OCT检测法联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浓度,对于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nI BNP 心肌酶谱 急性冠脉综合征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荣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荣通脉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AB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ABI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荣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更为有效.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阿托伐他汀钙;荣通脉胶囊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67-01

  • 标签:
  • 简介:植入型心率转除颤器通过导线和电极向心脏发射电流信号,用于心率监控和治疗。电子的牙科设备会产生电磁场,因此,我们猜测其可能会影响植入型心率转除颤器的功能。该研究使用多种牙科电子设备,包括携热头、根尖定位仪、牙髓电活力测试仪、单极电刀、马达、光固化灯和牙胶枪头,用来测试对四个植入型心率转除颤器的影响,包括两个单腔除颤器和两个双腔除颤器。

  • 标签: 转复除颤器 牙科设备 植入型 心率 牙髓电活力测试仪 MA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08nm准分子光与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80例白癜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和对照组(给予311nm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治疗20次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5.0%,对照组患者为45.8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2686,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308nm准分子激光 窄谱中波紫外线 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