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心脏纤维瘤的外科手术切除经验及近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行心脏纤维瘤手术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心脏纤维瘤位于左心室,3例位于右心室。肿瘤最大径(5.6±2.0)cm。结果中位手术年龄3.1岁(5个月至9岁)。9例心脏纤维瘤完整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巨大左心室纤维瘤患儿体外循环停机后频发室颤,予以体外膜肺氧合辅助3天后成功撤除。全组患儿无早期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均无肿瘤复发,无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儿童心脏纤维瘤通常可以行手术切除,术后心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得到缓解,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癫痫儿童心理障碍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就诊的癫痫儿童患者共54例,按照患者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各2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采用心理状态评分量表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治疗组患儿经过心理干预治疗,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2.50±2.00)、(43.07±2.06),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心理干预治疗组患儿生活满意率、情绪、精力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癫痫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TIC可继发于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此病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是一种可逆的、总体预后良好的获得性心肌病。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心动过速得到控制后,患者心脏功能可部分或者完全恢复正常。在临床工作中,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尚欠缺,导致该病易漏诊、误诊,从而延误诊治。该文就儿童TI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儿科医生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童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心理护理65例作为对照组,加强语言沟通技巧6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依从性优良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6.1%,差异显著(P<0.05)。在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病房管理3个维度上,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SAS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心理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技巧,能提高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博州地区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探讨健康干预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博州地区4所学校的肥胖儿童127例,利用相应的心理测试工具了解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给予肥胖儿童一年的健康干预,观察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经EPQ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E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CBCL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各项行为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肥胖儿童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维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改变儿童的人格、行为等,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健康干预的实施,可改善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将2015年6月19日—2017年7月11日间接受问卷调查的1469名父母以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取平均值后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957例父母并无不良习惯,512例父母存在不良习惯。在拥有良好习惯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本身的心理素质较高。与拥有良好习惯家庭相比较,父母不良习惯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且儿童的心理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结论父母本身的不良习惯会对儿女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自觉改正不良习惯,减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院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