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寻常银屑病患者的全身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寻常银屑病患者50例采用全身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全身治疗,6~8周后,痊愈8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合理治疗,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期,争取治愈。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全身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无排卵月经不调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无排卵月经不调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配为西医组与针灸组两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西医组患者应用孕激素进行治疗,针灸组患者则进行针灸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据对比结果显示,西医组50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针灸组50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孕激素治疗无排卵月经不调而言,针灸治疗无排卵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更为良好,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无排卵型 月经不调
  • 简介:月经后期是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于其治疗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但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有限,中医中药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诊疗中,卫蓉教授发现,由于现代生活的高压力,肝郁肾虚月经后期成为目前月经后期中的主要类型,结合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5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历,提出运用中医膏方治疗肝郁肾虚月经后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月经后期 肝郁肾虚 膏方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喘息和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治疗组,90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并发浅表性胃炎的例数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80例(86.96%)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13.04%);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13.33%)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78例(86.67%)。两组患者并发浅表性胃炎的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慢性浅表性胃炎,因此在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时,无论患者是否已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均应加用制酸剂保护胃黏膜,以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出现。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喘息型 单纯型
  • 简介:目的探讨新诊断2糖尿病(T2DM)伴腹肥胖胰岛A和B细胞功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49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为腹肥胖组(AO)74例和非腹肥胖组(NAO)7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尿酸和空腹及馒头餐试验后30、60、120、180min各时间点C肽(CP)和胰高糖素水平。结果AO组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min时间点CP及0、30min胰高糖素呈正相关(P〈0.05);NAO组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min各时间点CP正相关(P〈0.05),而与经对数转换后的各时间点胰高糖素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合并后,血尿酸与经对数转换后0、30、60、120、180min各时间点CP呈正相关(P〈0.05),与经对数转换后的0、30min时间点胰高糖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T2DM伴腹肥胖胰岛A和B细胞功能与血尿酸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尿酸 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肥胖 腹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24h内血BNP结果,分为对照组(BNP<300ng/mL)67例与心衰组(BNP≥300ng/mL)49例。收集入选者的基本情况、疗效、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情况等资料,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心衰组的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分别为31.3%、69.4%,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0%、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中对照组与心衰组PaCO2分别为(64.1±18.2)mmHg、(75.3±21.0)mmHg,pH值分别为(7.334±0.078)、(7.298±0.09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率及气管插管发生率高,提示BNP检测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标签: B型脑钠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肥胖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研究组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FBS、PBS、HbAlc、FINS、PINS、s-CRP、TG、TC、HDL、LDL、SBP、DBP、BMI比较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肥胖2糖尿病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假体隆乳术在临床当中越来越常见,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变好之后对美的追求所导致的。对于隆乳术来说,解剖的假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使用这种假体进行隆胸的时候在双平面中运行效果最为理想。本文主要探讨了解剖假体隆胸中双平面隆胸运用,为临床隆乳术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解剖型 假体隆胸 双平面隆胸 运用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癌灶区段的淋巴引流途径分,了解各型淋巴结转移差异。为研究各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开封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cT1-4N0-1M0手术的患者,术前对肿瘤所在区段的瘤周腺体注射亚甲蓝,进行淋巴染色示踪,术中见淋巴结或淋巴管染色显示淋巴途径者450例,根据被染色的淋巴管走向和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所在区域,进行乳腺癌区段淋巴引流途径分(lymphaticdrainagepathwaytype,LDPT),分为腋下(axillary,A)、内乳(internalmammary,IM)、腋下-内乳(axillary-internalmammary,A-IM)、锁骨上下(supraclavicular-subciavian,S)、胸肌间(interpectoral,I)、上腹(epigastriumtype,E)和其它;其中A、A-IM、IM较为常见,在这三中选取140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均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mammarylymphnodes,IMLN)探查、腋下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s,ALN)探查或清扫、保乳或全乳切除,观察比较这三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LDPT共450例:IM25例占5.6%、A-IM75例占16.7%、A345例占76.7%、S2例占0.4%、I2例占0.4%、E1例占0.2%、其它0例;其中A、A-IM、IM共占98.9%,对比发现:A、A-IM、IM这三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A-IM分别与IM比较,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IMLN和ALN均转移的概率A-IM约是A的5倍,单纯IMLN转移的概率A-IM约是A的26倍。结论:不同淋巴分的乳腺癌淋巴转移规律不同,适合的诊治方法也可能不同,分研究,具有临床意义;IM乳腺癌淋巴转移与其他不同,有其特有的规律,具有与A同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引流途径 淋巴流域 淋巴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技术辅助下,采用改良的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借助数字技术微创治疗的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3-45岁,平均35.3岁;左侧27例,右侧16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它9例。借助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3D打印、模拟手术,最终根据模拟手术效果选择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方式,并对照分析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高度、宽度差异,依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平均12.3个月;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5.2个月,平均4.1个月。未出现皮瓣坏死、内固定外露、神经损伤、腓骨肌腱激惹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B9hler、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结合数字技术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具有操作迅速、固定牢固、复位丢失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跗骨窦切口 微创 Sanders型 跟骨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输血患者为配合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等有效性指标和输血前、后Hb、不规则抗体筛查、间接胆红素(IBiL)值、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与同型输血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配合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配合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d)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输血前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ml)、1d后Hb、Hct、RBC增加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红细胞1d后Hb、Hct、RBC均明显升高(P〈0.05)。配合输血与同型输血组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配合输血组IBiL值较输血前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均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除22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外DAT亦均呈阴性;12例配合输血患者输血后1、3、7d的IBiL值、Hb水平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输血与同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途径。

  • 标签: 配合型输血 同型输血 新生儿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对周围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22日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对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于>5cm的肿瘤,采用MRI和CT对诊断病灶内的空泡、空洞及细支气管征无差异,对于肺癌周围特征如棘突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的对比也无差异,P>0.05;对于3-5cm和<3cm的肿瘤,采用MRI和CT对诊断病灶内的空泡、空洞及细支气管征差异显著,对于肺癌周围特征如棘突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且CT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MRI。采用MRI诊断胸膜、胸壁、胸椎及纵膈淋巴结浸润者明显要高于CT诊断结果,对比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周围肺癌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能够弥补CT检查的不足,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均能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周围型肺癌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周围肺癌胸膜外脂肪(extrapleuralfat,EPF)侵犯的CT表现,评价其CT诊断价值。CT诊断EPF侵犯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周围肺癌术前的定性及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特异性及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 标签: 肺肿瘤 胸膜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评价研究
  • 简介: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mg、1次/d.用药第19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CRP88mg/L,血钙1.98mmol/L,血钾3.3mmol/L,CK27.5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μg/L,B钠尿肽56ng/L.诊断为快速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mmol/L,血钙2.11mmol/L.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低血钾周期性麻痹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36例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心得和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8%;对照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实施全方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对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急救护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低血钾 周期性麻痹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