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5年7-8月对信阳市商城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根据商城县水系分布特点,共设置13个采样点。以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刚台景区溪流为重点,对商城县主要水库、河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当地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隶属于5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1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各占总种数的9.52%,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商城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简介:白桦作为重要的制浆造纸树种,研究其不同种源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在纸浆材造林选择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帽儿山地区实验林内17个白桦种源10a生试材,通过测定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种源差异,得出结论如下: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纤维素含量的变异幅度在39.92%~51.14%,平均值是45.53%,其中绰儿种源10年生纤维素含量最高,为51.14%,青海种源最小,为39.92%;白桦17个种源10年生试材木质素含量的变异幅度在12.99%~28.67%,平均值是21.73%,其中辉南种源10年生木质素含量最高,为28.67%,新疆种源最小,为12.99%。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白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的差异在种源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在选择高纤维素用材时,首选绰儿种源,其次为东方红种源,清源种源;在选择高木质素用材时,首选辉南种源,其次为清源种源,乌伊岭种源。
简介: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简介:利用天峻县1961~2015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及Mann—Kendel等方法,分析了天峻地区汛期降水量、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天峻地区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呈减小趋势,而降水强度表现为增强趋势;汛期总降水日数、总降水量和平均降水强度均呈波动增加趋势,总降水量和平均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明显,总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中雨和大到暴雨的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降水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中雨和大到暴雨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小雨和中雨降水强度均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天峻地区未来不同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情况与过去55a的变化趋势相同,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逆转。
简介: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2005年和2010年气象数据(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样地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三种空间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克吕格插值法)的方法进行插值、精度验证及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气象因子的最优插值方法。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获得黑龙江省内样地点的不同气象因子值,并利用周广胜模型计算NPP值,进行黑龙江省样地气象因子及NPP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克吕格插值法,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为反距离权重法,平均风速的最优插值为样条插值法;黑龙江省2010年比2005年的年均温升高了近0.04℃,年降水量升高了22.15mm;随着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升高,NPP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呈缩小趋势;黑龙江省NPP由北向南逐步增多,中东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该研究为了解黑龙江省内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碳循环与区域性及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简介:华北平原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土壤水分是制约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首次运用土壤水分指数数据,对华北平原土壤水分以及灌溉特征进行空间分析,旨在为区域尺度农田旱情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实时监测与预报提供相关参考。研究基于1993—2002年华北平原逐旬降雨数据和主动微波遥感反演的土壤水分指数数据,应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典型干旱年(1999年)该区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并提取和分析小麦生长期内的灌溉信息;通过对逐旬的降水和土壤水分数据的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区域内的灌溉信息。结果表明:1999年降水量比多年(1993—2002年)平均量少约140mm;1999年土壤水分变化与降水变化整体保持一致,低于多年平均水平,春季和夏季,土壤水分减少尤为明显,土壤干旱非常普遍;小麦生长期内,大部分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灌溉,其中中部地区灌溉次数最少,占研究区面积的65%左右的南部和北部地区灌溉次数多为2~3旬次。采用降水量和遥感水分监测数据,可以分析土壤水分变化的原因,提取灌溉的范围和时间特征,并可为旱情遥感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简介:热激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伴侣,在环境应激和热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诗神袖蝶Hsp70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共获得12个Hsp70s基因,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均在70kDa左右。进化分析表明,Hsp70s在分子系统发生树中聚为2类,分别为应激诱导型(HSP70)和组成型(HSC70)。诗神袖蝶和果蝇组成型Hsc70s基因存在1∶1的直系同源关系,而应激诱导型Hsp70s则同一物种聚为一枝,表明Hsc70s在诗神袖蝶和果蝇物种分化前业已发生基因扩增,而Hsp70s则是物种形成后发生世系特异扩增而产生的多个拷贝。我们对诗神袖蝶Hsp70s基因在化学感受器官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除HmelHsp68、HmelHsp70A和HmelHsc70-2在化学感受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外,其他基因均有明显的表达信号(FPKM〉1),而且在雌雄个体间具有相似的表达信号。这一研究有助于拓展我们对昆虫Hsp70s进化和功能的认识。
简介:本研究以双单倍体马铃薯DM的突变体为材料,利用PCR-walking的方法扩增其突变体的侧翼序列。在试验中,以60个鉴定过的阳性突变体样品为材料扩增后,有28个样品扩增出有效条带。PCR胶回收后测序,有2个样品测序无信号,其他26个样品,将测序与载体序列和马铃薯基因组序列用BLASTN比对,发现有6个样品分别插入到了马铃薯1、3或7号染色体上。通过进一步比对,发现编号为TDM90的突变体中,载体插入了PREDICTED:Solanumtuberosumtrans-resveratroldi-O-methyltransferase-like(LOC102590422),mRNA马铃薯反式白藜芦醇基因中。试验说明了PCR-walking法扩增马铃薯侧翼序列是可行的。且载体插入马铃薯反式白藜芦醇基因中对马铃薯白藜芦醇基因的表达有何影响,有进一步研究下去的重要意义。
简介: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菌(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菌中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菌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