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的84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经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电切病理确诊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且后尿道及膀胱颈口活检未见肿瘤侵犯。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均≥21分。84例术前PSA均<4.0 ng/ml,直肠指检均正常,经直肠超声、MRI检查均未见前列腺结节,均排除前列腺癌可能。84例手术均由同一医疗团队施行。45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组),39例行普通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组)。RARC组45例,年龄53(50~67)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1期10例,cT2期21例,cT3期14例。LRC组39例,年龄56(52~65)岁;肿瘤临床分期为cT1期6例,cT2期23例,cT3期10例。RARC组与保护性功能有关的主要手术步骤:①探查腹腔脏器,显露盆腔,观察髂血管和输尿管,在输尿管髂血管交叉处旁开l~2 cm打开腹膜,沿髂外动静脉及闭孔神经周围行标准或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本研究遵循无明显可疑淋巴结转移者按标准范围切除两侧盆腔淋巴结,尽可能保护盆底的神经。②用机器人第3臂将膀胱提起,观察到隆起的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后在该处打开腹膜,向两侧与已经打开的腹膜连通,沿输精管和精囊游离,交替提起输精管和精囊,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观察脐正中韧带,第3臂向下牵拉帮助暴露,打开腹膜至耻骨后,显露前列腺区。继续向下游离膀胱前间隙直到暴露盆筋膜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用Hem-o-1ok结扎两侧膀胱侧韧带并离断,于筋膜内层面切除膀胱前列腺,保留两侧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暴露尿道,拔除导尿管后,于前列腺尖部用Hem-o-lok夹闭尿道并离断,创面彻底止血,取少量远端尿道组织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切除前列腺时,不离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并行前列腺筋膜内切除。③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NVB),尽量避免损伤NVB。保留膀胱侧韧带和前列腺侧韧带的NVB,保留1.2~1.5 cm长的尿道及尿道周边控尿结构,尽量用冷刀分离,用血管夹止血,保留少量的前列腺尖部组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IIEF-5评分和性伴侣性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普通腹腔镜,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RARC组和LRC组的手术时间[(313.5±31.9)min与(276.5±32.3)min,P>0.05]、术中出血量[(190.1±44.1)ml与(212.3±39.2)ml,P>0.05]、术后住院时间[(14.3±2.1)d与(15.2±3.0)d,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6、12个月RARC组的IIEF-5评分分别为(18.5±1.6)分和(18.6±2.4)分,均优于LRC组的(10.6±1.3)分和(11.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RARC组性伴侣的性满意度分别为44.4%(20/45)和51.1%(23/45),均优于LRC组的25.6%(10/39)和28.2%(1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C相比,RARC+原位回肠新膀胱对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更有优势,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性伴侣的性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应用PDCA模式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到单号者为对照组,分到双号者为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可最大限度地预防或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在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因先天性阴道缺如拟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术中采双腔导尿管自制的改良模具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性生活患者为6例,无性生活为9例。术后对其均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的改良模具进行阴道扩张冲洗。对患者的阴道形成良好率、明显疼痛感、使用医从性、性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5例(100.0%)患者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及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型的制作均成功。对其术后随访6~12个月,15例中14例(93.3%)坚持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的改良模具,阴道形成均良好,使用医从性好,仅1例(6.7%)因未坚持采用导尿管冲洗扩张而出现阴道中段狭窄。15例(100.0%)患者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的改良模具时均无明显疼痛感,并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100.0%)有性生活患者随访期间性生活均满意。结论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的改良模具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需特殊制作即可使用,患者术后佩戴无痛苦,使用医从性高,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实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4例接受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术下,采用单双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二组术前、术后15d、术后30d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置管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术前二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及30d二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5d观察组患者心理、躯体、认知和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心理、躯体、认知、社会、角色五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与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用批判性思维寻求、制定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能显著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负担、防治并发症,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实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在本院取144例膀胱癌患者展开实验研究,设置组别实验组及对照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1.39%)、对照组(9.22%),对照组指标数据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进行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术期患者干预后,不仅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形成,还可综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临床护理顺从度及护理效果。
简介: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近代以来,中国武术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国际声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中国各民族武术传统中相关的内容。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勇武、强健、团结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也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族人民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157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男性144例,女性13例。术后发现11例患者因输尿管末端互相粘连或与新膀胱壁粘连而导致上尿路积水,遂行经尿道内镜下切断粘连带。结果内镜治疗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随访9~36个月(中位14个月),10例肾功能和积水程度明显改善,1例稳定。1例在积水缓解后7个月再次复发,发现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行开放手术作输尿管新膀胱再植,随访18个月,积水改善。结论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是上尿路积水的原因之一,常规膀胱镜检有利于诊断,经尿道内镜下切断粘连带是较为简单有效地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主要由于患者在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腹壁形成永久性尿路造口,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改变了传统的排尿习惯和生活方式,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院,但由于伤口还未完全愈合,造口护理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便结束护理工作,出院后家庭缺乏医院的护理设施以及资源,阻碍患者的恢复[1-2]。而延续性护理举措,可以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重新回归社会,更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及配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治疗性干预,于术后第6周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及配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病人及配偶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导管护理要点不同的比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为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讨论了术后导管护理不同并作比较。结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0例全部治愈。2例出现发热。发热几天后经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后治愈。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3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经新膀胱功能锻炼后能自行解尿。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比较多。左右输尿管支架、回肠膀胱引流管、回肠膀胱造瘘口等。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尿管的护理,膀胱功能的锻炼是手术护理的关键,生活质量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