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PEGIFNα-1b)对荷人肾腺癌细胞(ACHN)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荷ACHN瘤鼠模型,分溶剂对照及PEGIFNα-1b50,150和300μg组。给药组每只鼠每周1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IFNα-1b,溶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溶剂,连续5周给药。每周1次测量肿瘤体积和动物体重,第5周末取肿瘤测其体积与重量。结果:第5周末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给药前的258.9%,152.0%,95.5%和67.5%,三个给药组按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8.91%,37.68%和49.53%(P〈0.05)。结论:每周1次,连续5周皮下注射PEGIFNα-1b可以显著抑制ACHN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其中300μg剂量组的效果最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丙肝患者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反应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快速应答48例,缓慢应答7例,对照组分别为36、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应答32例、部分应答17例、未应答6例,对照组分别为14、20、21例,两组完全应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持续应答33例,对照组为2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用于慢性丙肝能更好地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表格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A、B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丙氨酸转氨酶高于A组、血清白蛋白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运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患者的耐受性及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至2018年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与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6.67%)。服药前后,观察组的血电解质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服药后的血电解质含量低于服药前的血电解质含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优于甘露醇,并且安全系数更高,耐受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组患者与老年组患者行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33%硫酸镁的效果及耐受性的比较。方法选取青岛本地居民于2013年2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后的效果及耐受性。结果中青年组患者肠镜前使用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耐受性较好;老年组患者两种药物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是33%硫酸镁耐受性较差。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在各个年龄组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而硫酸镁的不良反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组患者中明显升高,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PEG)/B谷甾醇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