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针对使用环氧乙烷水合法生产的乙二醇产品进行产品分离工段的模拟优化,旨在提升乙二醇的产品质量下尽可能多的实现节能降耗,通过使用工艺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四塔多效精馏工艺流程,结合精馏理论分析和耗能的综合因素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分离方案及条件。
简介:目的采用颈静脉-股动脉部分转流的体外循环(CPB)模式,观察以聚乙二醇-牛血红蛋白(PEG-bHb)代替预充液中的胶体溶液预充进行的体外循环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13只小尾寒羊,根据CPB预充液成分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组,n=7)在体外循环前经颈静脉放自体血(15%)后,在体外循环晶体预充液中加入等量PEG-bHb,在CPB转流结束后,将保存的羊自体血输入体内;对照组(C组,n=6)应用常规体外循环预充(706羟乙基淀粉和乳酸林格氏液)方案。分别在CPB前(T1)、CPB开始30min(T2)、CPB结束后1h(T3)、4h(T4)、8h(T5)、24(T6)、48h(T7)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浕)浓度。结果组内与术前相比,所有细胞因子均呈现上升趋势;组间比较,两组各时点炎性因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EG-bHb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替代品,不会增加体外循环炎性因子的产生,可安全应用于体外循环预充。
简介:摘要目的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干眼症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行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效果良好,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发应,后续工作中可给予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方法按罗马标准Ⅱ选择52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观察用药前后IBS症状评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情绪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IBS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在治疗的第1~4周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的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情绪状态评分在第1、2、3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周至治疗结束2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联合应用能快速缓解C-IBS的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巯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thiol,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检测紫外吸收光谱、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选取15只成年雄性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在脊髓损伤区域分别植入人工合成的miR-29和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采用凝胶电泳法分析miR-29表达的稳定性。取SPF级SD乳鼠10只,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使用Nestin、GFAP及NSE抗体鉴定细胞。以CCK-8法检测人工合成的miR-29、PEG-SH GNPs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对神经干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miR-29、PEG-SH GNPs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1周,观察神经元突起的密度、长度及数量。结果PEG-SH修饰的纳米金呈棕红色;透射电镜下为均匀分布的球形;紫外吸收光谱呈现单峰波,在523 nm附近出现吸收峰值;Zeta电位随PEG-SH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峰值为(22.5±5.2) mV;粒径随PEG-SH含量增加早期迅速达峰值后下降维持至稳定水平。脊髓损伤区域植入miR-29及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0~6 h,人工合成的miR-29组可见清晰的表达条带,但12~24 h表达条带迅速消失;PEG-SH GNPs/miR-29微粒组,始终能观察到清晰的表达条带。接种细胞第1、3、5、7天,miR-29组OD值分别为0.34±0.17、0.78±0.31、1.28±0.68、1.64±0.38,与DME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Ps组、PEG-SH GNPs组以及PEG-SH GNPs/miR-29组的OD值与DMEM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G-SH GNPs/miR-29纳米微粒组神经元突起的密度为(56.38±3.65) μm2、长度为(78.25±3.72) μm、数量为(356±34.52)个/1 000倍视野,均大于miR-29组[分别为(12.53±3.26) μm2、(11.35±3.36) μm、(158±32.85)个/1 000倍视野]、PEG-SH GNPs组[分别为(14.12±3.45) μm2、(12.56±3.57) μm、(160±32.52)个/1 000倍视野]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25±3.52) μm2、(9.35±3.28) μm、(152±32.28)个/1 000倍视野],但与胎牛血清组[分别为(56.48±3.56) μm2、(76.85±3.65) μm、(350±35.26)个/1 000倍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SH修饰的GNPs/miR-29纳米微粒具备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对miR-29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 清肠颗粒 ,纳入观察组(28例);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单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本文对150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定向性观察,分析其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有效地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简介:目的:评价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干眼症患者51例102眼,双眼自身对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均4次/d,两种滴眼液之间间隔5~10min。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用药1mo后复查。观察每组用药前后SchirmerI试验,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症状都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I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症状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治疗干眼症有明显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六位能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7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惠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10g,每日2次,六味能消胶囊2粒,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4周。对照组3l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10g,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4周。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者为68.9%比63.3%;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为77.8%比6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比86.7%(P=0.225),4周时总有效率为95.6%比90.0%(P=0.182);但2周和4用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9%比46.7%,P=0.046;84.4%比63.3%,P=0.001)。治疗期间,除对照组l例患者因自觉不适退出,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4000联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聚乙二醇4000散。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对 33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 1例患者因发现肺癌而停止干扰素的治疗, 32例患者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接受干扰素治疗,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减轻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病毒性肝炎;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PEG-IFN)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treated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dietary nursing and positive measures wer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erferon. Results One patient stopped interferon therapy because of lung cancer. 32 patients received interferon therapy in a positive state, which strengthened their confidence in conquering the disease. Conclusion Active treatment and meticulous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coping ability of patients and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n patients.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3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编号后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助恩替卡韋治疗,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时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 ALT)、 HBeAg转阴率以及 HBV-DNA转阴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3.8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5.38%,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7, P<0.05) ;治疗后观察患者 ALT水平为( 157.47±14.52) U/L低于对照组( 211.42±14.67) U/L( t=14.329, P<0.05) ;观察组的 HBV-DNA转阴率以及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87.69%, 83.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3.08%, 47.69%,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4、 6.72, 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肝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 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