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至诚相爱》的编导为日本著名导演熊井启。他于1953年毕业于信州大学文理学部,次年进入日活公司任助理导演。1964年创作了首部影片《帝国银行事件·死囚》,此后导演的主要作品有:《日本列岛》(1965)、《黑部的太阳》(1968)、《忍川》(1972)、《望乡》(1974)、《阿吟小姐》(1978)、《天平之甍》(1980·北影厂协助拍摄)、《日本炎热的日子·谋杀下山事件》(1981)、《海和毒药》(1986)、《千利休·本觉坊遗文》(1989)、《深河》(1995)和《至诚相爱》(1997)等等。熊井启的有些影片是自编自导,风格唯美,如诗似画,洋溢着人间真情,具有艺术魅力。《至诚相爱》通过主人公美津被误诊为麻风病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愚昧:立了不该立的法,定了不该定的规矩,肯定了不该肯定的风习,这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科学与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些“不该”是正确的,但是依旧坚持错误,依旧制造人间的灾难与悲剧
简介:本文是为纪念《雷雨》诞生80周年撰写的论文。文中分三个阶段回顾了《雷雨》在日本演出、翻译及研究的历史。第一个阶段是1930—1940年代,是介绍和研究的初期阶段,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演出《雷雨》后引起了日本剧界的关注,此后,由秋田雨雀做序的日文版《雷雨》问世,继而出现了多种剧评和书评。第二个阶段是1950—1970年代,演出和研究都进入了专业和系统的阶段。这一时期有多家日本职业剧团演出该剧,学界也出现了不少研究曹禺的专家。第三个阶段是1970年代至今,《雷雨》的日译出现多种版本,其演出、翻译、研究工作都已走向成熟。2006年,在东京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引起轰动。在日本,《雷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简介: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在探讨中国问题时必然会提及新儒学家、思想家、政治实践家梁漱溟。有关梁漱溟的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仅知网上就刊载了二千多篇相关论文,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cinii上也刊载有七十多篇论文,加上已经出版的著作那就更多了,可见梁漱溟的研究在中日两国都是一门“显学”。众所周知,梁漱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抗日本侵略者奔走呼号,在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在游击区后方抗敌8个月之久。但是,梁漱溟在其著作中曾多次引用的日本的文献资料,对日本学者的观点评价,以及1936年梁漱溟访日的研究却甚少有人涉及。研究梁漱溟对战前日本社会的探索,与日本的相互作用,其足迹依然能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对研究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