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部分膀胱切除手术,对照组13例患者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8.7个月。两组术后的无瘤生存率情况为,观察组1年生存24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3年生存16例,对照组6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保留膀胱手术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高,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系统随访的38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手术方式、即刻灌注、静脉化疗等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定义复发或进展为终点事件。生存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随访3~36个月,25例复发(复发率65.8%),17例进展(进展率44.7%)。复发时间(11.6±0.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1个月,未复发生存时间(19.9±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进展时间(11.2±1.2)个月,中位进展时间10个月。Cox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既往复发、静脉化疗均是影响肿瘤复发与进展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目(RR=2.968,P=0.004)、病理分级(RR=2.128,P=0.027)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数目(RR=4.519,P=0.003)、病理分级(RR=3.137,P=0.014)同样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数目、病理分级是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复发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肿瘤数目较少、病理分级较低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
简介:目的了解小肠闭锁肠壁平滑肌病理变化特征及病变肠段范围,探讨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为小肠闭锁手术切除肠管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切除小肠标本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肠壁S-100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并以6例相同年龄,死于与肠道或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为对照组,观察小肠闭锁两端肠壁平滑肌病理改变及其分布范围。结果闭锁近端肠壁S-100蛋白和α-SMA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环肌层明显肥厚;随着远离闭锁盲端,肌层内S-100和α-SMA阳性染色数量或强度逐渐增多或增强,环肌层肥厚程度逐渐减轻。闭锁近端14cm处、远端4cm处病变总体上趋于正常。3例闭锁近端2cm处肠壁环肌层散在分布片灶状、限局性平滑肌空泡样变性,呈α-SMA染色阴性,空泡样变处环肌层变薄。结论小肠闭锁与肠动力密切相关的肠壁平滑肌存在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平滑肌空泡样变可能是肠平滑肌进一步严重损害的早期表现,这些变化是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道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手术时在患儿小肠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切除闭锁近端肠管14cm以上,而远端肠管切除4cm,可减少或避免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组30例患者开腹下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对照组13例患者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9例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9.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8.5%;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24例和1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对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和进展的作用。方法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50例,在首次经尿道电切术后6周进行第二次经尿道电切78例(二次电切组),同期未行再次电切而常规治疗随访72例(常规随访组),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进展情况。结果二次电切的78例患者中,发现残存肿瘤者17例(21.8%),其中残存肌层浸润肿瘤者6例(7.7%)。随访12~54个月(中位时间33个月),二次电切组的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分别为37.5%(27例)和18.1%(13例),未行二次电切组则分别为66.7%(48例)和20.8%(15例)。二次电切组的肿瘤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电切术后半年内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术后半年后,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在首次电切术后进行二次电切可降低肿瘤复发率,但不能减少肿瘤进展的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1470nm激光悬挑法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1470nm激光行膀胱肿瘤悬挑法剜除术,即将亚甲蓝稀释溶液用一次性膀胱注射针在距离肿瘤基底边缘2cm处黏膜下环形多点注射,使基底部与肌层分离,用1470nm激光直射光纤,调整激光功率为70~80W,沿肿瘤周围环形注射标记点切开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层,此时可见亚甲蓝染色的肿瘤基底部与肌层的分离面,光纤金属保护鞘头端插入分离面,将肿瘤整体从肌层挑起剜除。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9)min,术中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无需膀胱冲洗,导尿管保留72h,随访3~18个月,肿瘤无复发、无尿道狭窄及大出血发生。结论1470nm激光“悬挑法”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性高、肿瘤形态保留完整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部分膀胱切除手术,对照组13例患者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8.7个月。两组术后的无瘤生存率情况为,观察组1年生存24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3年生存16例,对照组6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保留膀胱手术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高,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喉罩全麻联合肌松剂下保留膀胱浆膜层的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3例,行全麻联合肌松剂下保留膀胱浆膜层的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记录、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46~68min,平均(56±13)min。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1例。术后随访1年总生存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未见肿瘤原位复发或异位复发。结论该手术方式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0月到2013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7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钬激光组31例和电切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率、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率、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膀胱穿孔率明显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37月,中位31月,两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9.35%和27.50%,钬激光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层厚度>3mm组比全层厚度≤3mm组的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厚度>3mm组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用量较全层厚度≤3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妊娠安全性并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自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62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2例行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5.7±6.6)岁,高级别癌7例,低级别癌25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6.2±7.1)岁,高级别癌6例,低级别癌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复发率等。同时利用抑郁焦虑自评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评分,进行心理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膀胱癌,均未在短期内行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4±3.2)min和(30.9±3.3)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1.0)d和(3.5±1.2)d,住院费用分别为(12 695.6±2 156.2)元和(11 879.3±1 801.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如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术后膀胱刺激症方面发生率分别为0、0、3.1%,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3.3%、16.7%、23.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分别为(37.7±5.1)分、(39.8±5.2)分和(41.1±4.6)分、(43.4±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和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心理状态稳定、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开展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89例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选例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病理检查、磁共振T1WI、T2WI序列、DCE序列和DWI序列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序列单项、联合与术后病理检查的检出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 89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经T2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经DCE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经D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联合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T2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7.64%,T1WI-FSDCE序列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其准确率为88.76%,D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0.90%,联合检查准确率为93.26%;三种序列单项及联合检查对ⅠA期子宫内膜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多序列成像中,T2WI、T1WI-FSDCE序列三维重建动态增强检查及、DWI序列与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浸润深度评估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检查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60例患者为对象,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在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和肌层浸润程度。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在肌层浸润程度的准确度、病理分期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的效果理想,对浸润程度做出准确分析,将其作为依据开展有效治疗,提升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89例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选例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病理检查、术前磁共振T1WI、T2WI序列、T2WI-FS序列、T1WI-FS多期三维增强和DWI序列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序列单项、联合与术后病理检查的检出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 89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经T2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经DCE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经DWI序列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69例,ⅠB期20例;联合检查后,确诊为ⅠA期72例,ⅠB期17例,T2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7.64%,T1WI-FS序列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其准确率为88.76%,DWI序列检查准确率为80.90%,联合检查准确率为93.26%;三种序列单项及联合检查对ⅠA期子宫内膜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多序列成像中,T2WI、T1WI-FS序列三维重建动态增强检查及DWI序列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浸润深度评估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