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临床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防治的研究已很深入[1]。肢体创伤、骨折、肌肉拉伤等均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肢体创伤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短时间内就能形成血栓[2],其中不乏因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而致死的病例。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创伤 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护理后的DVT及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和全血高、低切粘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健康信念模式 个性化康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实际影响。方法:将在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n=60)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是观察组。对比验证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DVT发生率更低,临床对比明显(P

  • 标签: 子宫肌瘤 预防性护理 DVT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应用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术后下肢是那个血栓的影响分析。方法 2020年4月到2022年6月,将在我院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的29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在我院接受是干预性护理的31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例(6.4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例(37.9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应用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可有效的防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 干预性护理 胆囊切除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抽选75例糖尿病髋部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3),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下肢DVT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D-二聚体指标、Glu数值、下肢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控制D-二聚体指标、Glu,从而可以显著降低下肢DVT发生率,可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护理结局。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糖尿病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阿司匹林预防AHR术后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6例行AHR治疗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液指标、伤口持续渗出时间、伤口感染和DVT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行AHR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预防DVT,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汤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更低。结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DVT的发生。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的1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对这些患者的护理中,观察患者的小腿周径差、大腿周径差、D-2二聚体水平、DVT发生率、住院时间,观察患者的术前1d和术后1d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17例患者的小腿周径差为(1.740.50)cm、大腿周径差(2.240.73)cm、DVT发生率0%(0/17)、住院时间(10.562.44)d。患者的术后1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D-2二聚体水平低于术前1d,P<0.05。结论:将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应用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DVT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手术室 规范化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综合护理结合早期活动量表在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肠癌患者60例,分组依据为抛币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综合护理结合早期活动量表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综合护理结合早期活动量表在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综合护理 早期活动量表 老年胃肠癌 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骨科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病人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医院骨科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病人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5%,明显比对照组的30%低,经统计检验发现P值为0.000,明显小于0.05;干预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率98.33%,明显比对照组的85%高,经统计检验发现P值为0.023,小于0.05。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骨折 下肢DVT形成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DVT高危指的是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以及高危人群,由于近些年人们生活习惯以及创伤的增加,很多人群易患深静脉血栓,而深静脉血栓会造成脱落而发生肺栓塞,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常采用PDCA量化评估表,来对患者进行评估,明确其是否是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 标签:  PDCA循环 DVT评估 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了提高 DVT预防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 新型的DVT 指示牌提醒器,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醒器的设计、功能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 DVT 预防的认知和依从性,减少 DVT 的发生率。同时,提醒器的使用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示牌提醒器 临床应用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优质服务干预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服务干预护理,观察两组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优质服务干预护理在 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优质服务干预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服务干预护理,观察两组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优质服务干预护理在 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用于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对其术后疼痛程度及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n=59,常规护理)、实验组(n=59,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DVT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及下肢肿胀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5.08%(3/59),对照组为25.42%(15/59),(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程度,降低DVT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疼痛程度 DVT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总结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计100例研究对象,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入院,均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参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就DVT、下肢肿胀(疼痛)、肺栓塞发生率,观察组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宫颈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自我管理导向模式的5A护理用于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8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参考组(n=42)和研究组(n=43)。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自我管理导向模式的5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DVT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管理导向模式的5A护理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自我管理导向模式 5A护理 脑出血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骨科患者DVT发生风险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患者中确诊为DVT的52例患者作为DVT组,按1∶2配比将同期骨科104例非DVT患者作为非DVT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骨科患者DVT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为(12.25±4.26)分,高于非DVT组的(7.18±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7,P<0.01)。DVT组与非DVT组Caprini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8,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中,极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为非极高危患者的7.099倍(95%CI:1.604~31.4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卧床≥72 h、下肢肿胀、石膏/肢具固定及选择性下肢关节置换术5个因素是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骨科患者的DVT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护理人员可根据DVT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模型的分层管理也可使DVT风险人群得到有效分层预防,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VT防控项目对血管外科住院患者DVT预防效果。方法2018年6月北京医院血管外科成立DVT防控小组,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对DVT的认知现状,建立DVT防控管理体系。比较项目实施前(2018年1—6月)与实施后(2018年7—12月)医护人员对DVT的认知情况、住院患者DVT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施DVT防控项目前后的Caprini评分表使用率分别为79.27%(65/82)和100.00%(82/82)(P<0.001)、DVT正确预防率为90.24%(74/82)和98.78%(81/82)(P=0.016)、住院患者DVT发生率为4.88%(4/82)和0(0/82)(P=0.043)、DVT宣教落实率为76.67%(23/30)和96.67%(29/30)(P=0.023)、出院后患者的DVT预防依从性为91.02%(71/78)和98.68%(75/76)(P=0.032)、下肢肿胀发生率为1.28%(1/78)和0(0/76)(P=0.322)。结论血管外科DVT防控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DVT的认识水平,并降低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DVT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外科 认知 质量控制 评估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