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宗教典籍的翻译与其他学术著作的翻译一样,都是将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的技术过程,其核心标准是信、达、雅。然而,宗教典籍毕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学术著作。在信、达、雅中,宗教典籍更注重强调的是信——忠实原典、原词、原意——在信的基础上争取译文的达和雅。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穆斯林译经习惯,即用“传闻中的先知言行”和泰伯里所搜集编纂的《古兰经解总汇》作为解读翻译经典的依据,必然会产生人为的歧见,导致教派争端。历史上,中国穆斯林学者一直沿用古代中亚人的传统方法翻译、注释《古兰经》,实践中,给信仰者带来诸多的困惑。

  • 标签: 以经解经 《古兰经》汉译 原则
  • 简介:自上世纪30年代,随着梵本《唯识三十颂》被法国人列维(SylvainLevi)于尼泊尔发现以来,对古代译经大师如真谛、玄奘等汉译唯识学典籍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怀疑.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引领这场论诤的固然是一些欧洲学者.接着是二战之后的日本学者。而国内一些学者加入到这场辩论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通过对梵、藏、

  • 标签: 《唯识三十颂》 翻译问题 日本学者 30年代 80年代 法国人
  • 简介:后代学者大多根据三阶教被禁断时期的一些批判文章,或者敦煌遗经中的有关三阶教的残卷进行研究,因此对三阶教不能作出全面认识,出现不少误解。本文依据陕西金川石窟刻经对三阶教重新作了认识,认为“以时言教”是信行的末法观。信行提出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思想并存的思想,强调要离恶的主张,其思想的特点是“修善离恶”或“敬法离恶”。

  • 标签: 教研 儒释道三教 思想 认识 主张
  • 简介: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N70周年。红军的长征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即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撤离瑞金的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以来一次气壮山河的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红军历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瑶、侗、水、布依、土家、白。

  • 标签: 红军长征时期 民族宗教问题 第五次反“围剿” 红一方面军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
  • 简介:小乘罗汉能不能成为禅宗的祖师?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公案”。本文站在思想史的立场上,对此问题加以全面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早期禅宗中禅师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到了《北山录》才有明显的意识。此后宗密、裴体以及契嵩都对此问题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本文对他们的看法加以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唐宋僧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对“传法”的看法或者历史观结合起来,展开了精彩的思索。

  • 标签: 禅宗 祖统 北山录 宗密
  • 简介: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人呼吁应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以便宗教活动场所对内规范管理、对外理顺关系。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需要在充分认识存在困难的基础上,适度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专家学者
  • 简介:本文探讨《圣经》作为一部外来经典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例如,关于"上帝"与"神"的译名之争;关于"大鱼""龙"的译名问题;关于上帝的"性别"之争;以及关于"混沌"与创造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想要探讨宗教经典的翻译与其他作品翻译的不同处及特殊性,以及对于宗教经典而言何种翻译才能称之为最适切的翻译这些重要问题

  • 标签: 《圣经》中译 “译名”之争 “性别”之争“龙”的译名 “混沌”与 “创造”
  • 简介:在我国56个民族中,17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水族是其中之一。水族文字称“水书”,是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文字符号,“水书”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水族人民生产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字起源、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历史、民族、人类、民俗、宗教、文字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史料。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水书”的保护和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成为一种“受限制”的文字,只能靠手抄和口传在民间艰难地传承,已将濒临消失的边缘。

  • 标签: 水书 突出问题 抢救 水族文字 文字符号 生产生活
  • 简介:在我国,宗教主要是作为统一战线问题而不是作为意识形态上你死我活的问题来对待的。这体现了毛主席、周总理、党中央的一贯教导:在宗教方面,中心任务不在于所谓“同宗教作斗争”,进而削弱消灭宗教,不在于使有神论者转化为无神论者,而在于求同存异,加强同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的团结,而把人们信仰上的差异放在互相尊重的范围之内。正像周总理一九五七年所说:“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大家一样能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人的思想有各色各样,只要他不妨碍政治生活,不妨碍经济生产,我们就不要干涉。”宗教工作上这一高举统一战线的观点,是和人们对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 标签: 宗教信仰 鸦片 宗教问题 宗教工作 1985年
  • 简介: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人们对那片似乎很荒凉的土地投以关注的目光。那里灿烂的阳光和神秘的高原为人们展示了机遇和希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改变,文化理解与价值评价的冲突等等。发展方面的问题都会相继出现在我们的目前。本文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经济技术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西部开发中更要关注人文环境的改变及其后果。

  • 标签: 西部开发 宗教问题 中国 民族问题 人文特点 经济发展
  • 简介:恶的问题是哲学上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犹太一基督教哲学背景下讨论此问题。首先对恶的问题作精确的哲学表述,介绍矛盾版本的恶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自由意志辩护。对于证据或归纳版本的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怀士察(StephenWykstra)所提出的Noseeum论证,说明无法否定证据的恶背后有可能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犹太一基督教传统的类比神正论,并说明接受这种神正论的局限。本文的结论是,就哲学论证而言,两种版本的恶的问题都可以在犹太一基督教信仰内部得到消解。

  • 标签: 自由意志辩护 神正论 犹太教 基督教
  • 简介: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之后,本·拉丹的名字不胫而走。乌萨马·本·拉丹是伊斯兰极端派的主要代表,而伊斯兰极端派与伊斯兰运动有思想上的渊源,它们都是中东与伊斯兰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内外民族宗教矛盾的产物。本文就此介绍一些情况,顺便略抒浅见。

  • 标签: 本·拉丹 伊斯兰运动 反恐怖主义 代表 民族宗教 “9·11事件”
  • 简介:巨赞法师(1908-1984),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江苏省江阴塞贯庄村人。1927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同年入上海大厦大学就读。1931年由太虚大师介绍,乃到杭州灵隐寺从却非老和尚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

  • 标签: 太虚 法师 法名 和尚 大师 江阴
  • 简介:"三元夫人"、天地水三官分职、"石下犬子"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不同的传世文献之间记载各有不同,本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道经为切入点,结合《道藏》中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这几个神仙鬼怪及相关内容的传承、变化,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纠正敦煌写卷、《道藏》等文献的讹误。

  • 标签: 国家图书馆 敦煌道经 三元夫人 三官 石下犬子
  • 简介:凡樱先生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在《广东佛教》发表多篇文章,我读后觉得用科学的观点解释佛法是目前弘扬佛法的主要途径之一,凡樱先生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是值得赞叹的大好事。

  • 标签: 凡樱 佛法 《广东佛教》 中国
  • 简介:早在1980年丁光训主教就指出中国教会已从"三自"进入"三好"的阶段。在今天,办好教会已是广大信徒的强烈愿望。然而在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多元化和世俗化的新纪元迈进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在改革浪潮冲击下教会受到了来自不断变化中社会的严重挑战,也承受着由于自身建设不完善而产生的种种压力和危机。本文拟从宏观角度概括现阶段教会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尝试框架性地提出解决的一些途径,以期能引起主内众肢体作更深入的思考。

  • 标签: 国教会 自身建设 世俗化 神学理论 信徒 管理制度
  • 简介:伊斯兰教自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教起,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调节,使伊斯兰教逐步与各个时期不同背景的社会相适应,在历代政权更迭中,伊斯兰教始终维系着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实现其社会价值,使伊斯兰教得以长期的延续和发展。

  • 标签: 伊斯兰教 教派 穆罕默德 自我调节 政权更迭 宗教感情
  • 简介:最近因为上课之故,我带着学生用六节课的时间重温了一遍周一良先生的名著TantrisminChina(中国的怛特罗教),自已也在课余用了四整天的时间对之作了粗略的校读.此文乃是周先生的博士论文,1945年发表在哈佛燕京学社的刊物《哈佛亚洲学刊》第8卷第3/4号上(合刊,页241-332).它在研究中国汉地密教发展史中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依然可以说是此一领域之中难以避开的重要拓荒之作.这一点只需要用谷歌学术搜索来核实一下其引用数就一目了然.而且我们不能不说,在某些领域之中,即使在此文发表数十年之后还有学界中的文章在炒周先生的冷饭,这不仅是在唐代密宗重要人物的考订上,也包括中晚唐制度史中诸多重要问题的阐述.

  • 标签: 中的翻译 唐代密宗 密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