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现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为契机,美El中围绕南海海洋争端,凸显出法律框架之外的大国政治博弈。美国采取军事威慑战略,日本实行国际干预战略,中国则兼顾国际法与国际合作,优先采取外交谈判战略。采取上述不同战略的根本实质在于,中美日三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认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亚太海洋秩序的改变,以及传统海权大国美日与正在发展的新兴海洋强国中国之间的海权博弈。

  • 标签: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 政治博弈 中关日海权博弈
  • 简介:《金融时报》被日经收购之后的五个月中,对涉华议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但报道倾向暂时未出现明显变化;对涉日议题的关注度较为稳定,对涉日议题的报道倾向出现由批评质疑向温和中立转变的迹象,并积极报道“安倍经济学”。调研结果发现,日经新闻能否遵守收购时对编辑独立的承诺值得怀疑;《金融时报》成为日本企业“公关媒体”日本政府“外宣媒体”的可能性增大;其针对中国大陆读者设立的《金融时报》中文网的编辑方针走向需要持续观察;媒体文化冲突与日本国内舆论环境恶化也将给《金融时报》编辑方针带来不确定因素。

  • 标签: 依然独立 倾向变化 变化分析
  • 简介:欧洲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价值。能否借助“一带一路”契机深化中欧关系、推进中欧合作,首先取决于双方对这一战略背景下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认知。根据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网络(ETNC)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欧盟国家对这一战略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因为认知角度的不同导向更为积极或较为保守的态度。中国需要认真倾听来自欧盟国家的声音,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消除误解,扩大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良性的国际舆论环境。

  • 标签: 一带认知 国家一带 报告分析
  • 简介:政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政党公共外交形式之一,这既是政治信息传播规律性的体现,也是当今时代一个现代化政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们党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对外传播活动,围绕建党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我们党.这一段时间,党的各部门开展的有关对外传播活动,构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政党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

  • 标签: 信息传播规律 中国共产党 案例分析 建党 “七一”重要讲话 形象
  • 简介:国家之间信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维系巩固信任是形成互利共赢国家关系的基础,而信任的维系巩固则有赖于国家间达成共同契约(如国际合约、国际协议),这些契约的达成则必须依靠司法的充分协商与合作。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作为司法协商的具体体现,其为各国充分协商、凝聚共识提供了舞台。2018年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亮点多多,与会各国既充分享受了现代科技为司法带来的便利,又着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司法助力,此外中国法院自己的一些独创经验亦为会议平添不少亮点。

  • 标签: 上合组织司法 上海合作组织最高法院 会议分析
  • 简介: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分析。相关报道认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上台执政后,中国领导集体将中国打造成超级大国战略意图的具体表现。中国推行这一战略有在亚太地区牵制甚至抗衡美国之意。安倍内阁始终从如何将日本打造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由此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价值这一视角来分析中国对外战略意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后,日本各界就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是否应与中国合作的问题,出现了与安倍政府不同的态度立场。但社会舆论对日本政府的影响有限,安倍内阁随即操控了局面,推出与"一带一路"倡议针锋相对的政策。

  • 标签: “一带一路”日本主流媒体 安倍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