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以中国先秦编钟(甬钟)和西方低地国家钟琴两种不同形制的青铜乐钟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和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的思维观念带来的科技思维的不同及乐器发展高峰期的不同步性进行历史考察,结合编钟和钟琴历史发展脉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和比较。在对比中解读东西方乐钟在形制、声学、演奏方式及其文化属性等方面的不同。
简介:大型交响套曲《长征》是作曲家张千一先生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创作的一部史诗性作品。本文通过对整部套曲的题材选择、体裁形式、结构布局、主题发展、音色音响等方面的研究,来解读作曲家创作中的思维与技法。
简介:我国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教育尚处在成长期,加之自身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类教学活动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和“制度优先”两方面着手,探讨综合性大学中艺术学院如何规范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曾在殷商时代就已相当普及,并在其后的周、秦、汉、唐各代器乐艺术中竞领风骚的民族乐器笙,近千余年间却日渐式微,从原先的领奏地位上退居到伴奏地位,且形制几无任何变化和改进.只是由于新中国的建立才使这一濒临衰亡的古老乐器春风二度、再创辉煌。从胡天泉对笙及其演奏艺术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中,即可略见一斑。
简介:文章在三大音乐文化体系认识的基础上,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音乐文化体系“相交互动”这一新概念。并以中国现当代近五十年的音乐发展主线,考察这种相交互动现象,从中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有趣的思考和启发
简介:整合音乐剧是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黄金年代”的中心,其源可溯至20世纪10年代的公主音乐剧。音乐剧艺术家科思、波顿、沃德豪斯的创作技艺和三大革新,使公主音乐剧成为当时百老汇的优秀剧目,其创作观念、创作原则与技术为整合音乐剧日后成形提供了重要基础。
简介:主观能动性也被成为“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阐述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并且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钢琴是器乐之王,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在钢琴教育中,学生习琴过程中,主观能动性问题显而易见,学生并未按正确思想意识和规律进行实践,急需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
简介:音乐的情感初探──再读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何乾三自爱德华·汉斯立克(EduardHanslick)在1854年发表了。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以来,至今已有140年了。在这期间,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在音乐美学领域中所探讨的课题仍然围绕着音...
简介: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共同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对签约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变革方向,本文就“博洛尼亚进程”对巴黎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简介:作为王建中唯一一部从古典文学意涵中获得灵感的原创钢琴作品,王建中从《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的巅峰文本中汲取丰富的人文信息和灵动的情感养分。《读红偶感》的创作,体现了中国作曲家把中国传统文学审美自觉融入音乐作品的文人情怀。作为王建中遗作《读红偶感》的首演独奏者,作者有幸见证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并直接受教于作曲家的演奏指导。该文就《读红偶感》具有中国风格的整体结构、创作技法、音乐语言、艺术形象及演奏实践方面进行综合探讨,揭示了王建中这部音乐作品独特的文学气息和文人情思。
简介:本文通过对当代大三弦乐器诸要素改革的考察,着重对其音质的改善、技法的进步、形制的变化以及可替代材料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了其成功在于坚持了"音质为根,技法为本"的乐改基本原则。
简介:昆曲《西厢记》是由明代李日华在前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及崔时佩《南西厢记》的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的,在明清3百多年的戏曲舞台上长期盛演。昆曲《西厢记》音乐结构是以曲牌体为主,曲牌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兼收并蓄各时代之音乐成为一大特色。本文主要论述昆曲《西厢记》音乐的曲牌在剧中分布、运用与演唱的特点,并探究部分曲牌来源的情况,从而了解到其音乐结构的基本面貌。
简介:卫西琴(AlfredWestharp,1882-卒年不详),又名卫中,美籍德国人。卫西琴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在欧洲音乐如暴风般席卷中国乃至东方的二十世纪初期,卫西琴作为一个欧洲人却极力倡导东方音乐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声乐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声乐教学,致力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是进行声乐教学主要目的。本文以《'声、情、字、味、表、养、象'有机集合下的声乐教学策略初探》为题,分别从'声、情、字、味、表、养、象'七个方面巧念声乐教学七字诀,探讨大学声乐教学策略。
简介:一、系统力感的功能分析演奏艺术由于对于人的“统觉”心理具有运动的连续性和协同性,因此,在其系统力感的整体功能中反映出一种“轴心效应”。演奏者凭借着这种效应不断地挖掘其技能潜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现风格,塑造整体的艺术形象。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在个性气质、审美能力和实现效果上的不平衡性(感觉的差异性),因此,反映于总体效果上也显示出特有的心理优
简介:近年来,文化式教育正风生水起,并以音乐教学为代表掀起了一波教学热潮。相较于主科灌输而言,音乐更能给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别样的乐趣,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须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手段提高音乐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针对初中音乐创新教学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详细的剖析,旨在锻炼初中生的音乐审美,积淀优雅素养,从而让基础音乐教育能够真正步入稳定的发展之中。
简介: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15部歌剧,多部管弦乐曲、合唱曲、浪漫曲等。人们了解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更多的是他的交响乐和歌剧,但他的浪漫曲可谓是朴实自然、动人心弦,大都表现抒情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浪漫曲这种以直接表达情感为最大特点的音乐体裁,在他的创作中也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努力创作具有本国民族音乐特色,又能表现本民族的性格、愿望和生活的声乐作品。与其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浪漫曲中的民族情怀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简介:
简介:文章紧密围绕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将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引入到幼儿歌唱活动中去,以期对幼儿歌唱活动教学改革做出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简介:本文从贺绿汀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期间的举措入手,探讨其艺术管理之道、对上音发展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丰富的人生经历——成功原因,对现今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现实意义。
中国编钟和西方钟琴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张千一大型交响套曲《长征》思维与技法初探
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管理初探
枯木逢春绽奇葩──胡天泉的笙演奏艺术初探
现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体系相交互动初探
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之源初探
高校钢琴教育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培育初探
音乐的情感初探──再读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
“博洛尼亚进程”影响下的巴黎音乐学院体制变革初探
王建中钢琴独奏作品《读红偶感》音乐风格与演绎初探
音质为根,技法为本——大三弦改革60年初探
明代昆曲《西厢记》音乐之曲牌初探——以李日华本为中心
卫西琴的音乐审美观与音乐教育观初探
“声、情、字、味、表、养、象”有机集合下的声乐教学策略初探
系统力感的“轴心效应”——演奏艺术中音、情、技的系统力感初探
初探初中音乐教学中文化素养与鉴赏能力的形成策略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风格特点之初探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初探
引入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改革初探
以史为鉴 通古预今——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艺术管理之道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