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 门诊 就诊的 86 例需进行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以常规注射方法注射,观察组以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记录仅注射一次就成功的案例,同时评估注射阶段患者疼痛指数。 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疼痛指数评价结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时,采取改良注射法进行注射,基本上可以一次成功,并且患者疼痛感明显较轻,该注射法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更准确的手术时机,为未来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肋骨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8月 1至 2018年 7月 31日我科收治的 32例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根据伤后手术时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住监护室天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其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发生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等并发症的几率及呼吸机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于伤后 3d内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致失禁性皮炎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52例,选自我院收治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分别应用了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并以此为依据将其进行分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为26例。结果:从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由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可预防一些不良事件的出现,尤其是在患者失禁性皮炎并发症的预防中,彰显出了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为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综合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参照组、试验组)。参照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 2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 Mazur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胫腓骨骨折患者组间手术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 Mazur评分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快、踝关节恢复佳、手术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86例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组与分析组,每组均为 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快速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分析组各项观察指标评分更佳( P< 0.05)。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分析组( 95.35%)高于对照组( 76.74%),两组依从率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可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不适感,相比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患者,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使其配合护理,临床应有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加强肠内营养的供给,提升护理成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了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50 例患者进行护理分组,并做以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肠内营养护理,分析术后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为( 3.1±0.5 ) d 、排便时间为( 1.5±0.5 ) d ,对照组 分别为( 4.2±0.4 ) d 和( 2.5±0.8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住院用时上观察组为( 9.6±1.3 ) d ,对照组则为( 14.5±2.4 ) d ,以观察组用时更短。在营养指标的调查上,我们针对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进行了数据检测,以观察组护理治疗后结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情康复,提升自身营养状况,实现预期的护理治疗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胃部息肉的效果。方法:随机的将胃部存在息肉的患者纳入到本次临床试验之中,时间限定是在2018年1-2020年1月期间接受了相关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而患者的总数为188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参与到试验之中。在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后,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微波灼烧的方式,而实验组中患者选择的治疗的方法是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的方式,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治疗后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实施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之后,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而且P<0.05。结论:通过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可以发现,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胃部息肉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率,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92 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开展本次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 所有患者通过 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 参照组和观察组 ,各 46 例。其中给予传统内镜技术检查、传统外科手术 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和 消化内镜技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对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进行比较 。结果 参照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65.21% )显著低于研究( 86.95% ), ( P< 0.05 ); 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 研究组,( P< 0.05 )。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胃肠息肉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9)。参照组行普通消化内镜下电刀治疗,实验组行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比较患者的息肉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息肉一次清除率、创面愈合率及复发率均相对较高,与参照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2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9例并发症,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管壁钙化与破裂的相关性,提高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以期对临床医师对动脉瘤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搜集2018年10月到2022年2月期间的525例患者的610个动脉瘤CTA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动脉瘤瘤壁钙化和动脉瘤瘤壁无钙化临床特征及CTA影像特征,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及截断点。结果 525例患者的动脉瘤,瘤壁59例,瘤壁无钙化466例,它们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吸烟病史以及动脉瘤的单发与多发、有无破裂、瘤壁是否有钙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动脉瘤直径为1.54cm时,它们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511、0.67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结论 CTA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其瘤壁钙化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有较好的预测可靠性,是临床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有利于临床对其更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