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3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摘要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布置工作班次。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新问题。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非凡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征,睡眠质量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和传统康复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的室外集体康复,研究组则根据病人的喜好分到开心厨房组、超市组、多媒体组、洗车组、保洁组、手工组、养殖组和种植组等。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信心评定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自信心显著高于治疗前,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和抑郁因子分低于治疗前。结论精神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早地回归家庭、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了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和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根据患者使用不同抗精神病药(APS)种类和方法,将其分为经典APS组、非经典APS组和联合用药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MI、空腹血糖、T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G等指标高于经典APS组和非经典APS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的BMI显著高于经典APS用药组(P<0.05);非经典APS组患者的TC水平显著高于经典APS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引起肥胖,同时对脂质和血糖代谢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联合使用经典APS和非经典APS药物能增加脂质和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临床上应寻求新型的病房管理模式,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的因素。方法采取简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有关危险因素的收集以及阴性症状量表等问卷与量表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250例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将调查与检查的结果采取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进行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的因素的研究。结果与患者的精神残疾的病情程度呈现负相关的因素有患者的精神状态、家庭的气氛、患者的被照顾程度以及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庭月收入。而患者的病程范围以及SANS评分等与患者的精神残疾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的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家庭的气氛、患者的被照顾程度以及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庭月收入等危险因素,在对患者的全面情况进行评估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与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探讨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研究,在4个月内应用8节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进行干预,应用NOSIE量表、SCL-90量表、SQLS量表进行前后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NOSIE总分、SCL-90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OSIE总分、SCL-90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QLS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QLS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管理的技巧、提高病识感、提升自尊、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服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认识精神病康复的重要性、了解康复的過程、知道如何寻求支援(家庭/照顾者、医疗、社区)等得到恢复,促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效果,为精神康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与10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比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动脉-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阳性症状突出者与阴性症状突出者进行组内比较TCD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CA、ACA、PCA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BA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突出者颅内各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阴性症状突出者(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MCA、ACA、PCA3条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加快,VA、BA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动脉痉挛和脑供血减少,且阳性症状突出者颅内各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阴性症状突出者,这些血流动力学上的特征可能为进行改善患者脑血流循环的治疗提供线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发肠梗阻腹部超声在精神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单纯肠梗阻患者作为参考对象,精神病患者为实验组,单纯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并发肠梗阻腹部超声,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检查依从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病症确诊率为57(95.00%),对照组患者的病症确诊率为58(96.67%),组间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为51(85.0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为60(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部超声应用于精神病患者并发肠梗阻诊断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况可能存在异常,所以患者的诊断依从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配合,以保证患者的顺利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动力学团体心理治疗对神经症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1例住院神经症患者与门诊神经症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有患者脱落的现象。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精神动力学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两组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强迫症状评分、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躯体不适评分等均明显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精神动力学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神经症病人的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