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50例住院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入院之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肌红蛋白(MYO)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并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有18例患者的心电图有异常变化,有9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异常变化。血清肌红蛋白(MYO)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3.9%(31/33);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0.0%(0/17),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红蛋白(MYO)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优势,适用于临床急救诊断。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MYO)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应用实践。方法将2015年7月18日~2018年1月11日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60例,应用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为(21.7±6.4)次/min、心率为(92.3±18.6)次/min、收缩压为(126.8±22.6)mmHg、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6.2±18.3)min、PCI时间为(48.3±11.7)min;对照组患者的呼吸为(28.4±9.8)次/min、心率为(112.6±27.3)次/min、收缩压为(148.1±31.4)mmHg、进出急诊室时间为(52.6±21.2)min、PCI时间为(63.7±13.8)min(P<0.05)。观察组患者中3例(5%)复发、1例(1.7%)死亡;对照组患者中17例(28.3%)复发、12例(20%)死亡(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更便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尽快稳定其生命指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28例,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共有患者1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护理疗效,可予以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急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急诊组(n=110),择期组(n=110)。急诊组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择期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治疗。以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比临床疗效,急诊组为95.45%(105/110),显著优于择期组78.18%(86/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急诊组为7.27%(8/110),显著低于择期组19.09%(21/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疗效较择期PCI更为确切,提示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原则上应尽早接受PCI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择期PC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规范化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规范化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再行PCI术率。结果规范化组患者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再行PCI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左心衰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64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7天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病12个月后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VDd、LVEF、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NT-proBNP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来为患者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下的利多卡因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左心房内径,心室率和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发挥较大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的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组内对比,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比护理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无差异,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措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改善预后提供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心肌梗死再发、再次PCI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将其抢救的时间缩短,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 标签: 急诊 全程优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钠尿肽检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00例体检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BNP以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观察组随访三个月,观察LVEF≥50%与<50%患者在BNP方面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BNP与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BNP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心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LVEF<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LVEF与BNP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B型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医院急诊室收录的急性心肌梗死50例患者展开总结,2016年8月~2017年8月为病例选择时间。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实验组(n=25)选择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案,对照组(n=25)选择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案。结果选择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案的实验组每一项指标和对照组中数据比较更低,检验呈现出P<0.05的优异状态结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抢救中选择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意义非凡。

  • 标签: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3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A组为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共100例,B组为AMI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52例,C组为消化道出血后发生AMI的患者,共41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差异,随访2年后,比较三组患者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非致死性AMI等)的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B、C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A组,B、C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A组,B、C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值明显低于A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比例均互不相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均有消化道出血,B组输血患者的比例远远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跟踪随访,发现B、C组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比例和死亡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的臨床表现比单纯的AMI患者更加复杂,抗凝治疗更加困难,且再发风险大,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在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教育掌握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hs-CRP、IL-6、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丹参滴丸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且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且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心衰、心律失常和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患者运用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其生存率,且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院前心脏骤停 急诊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心电图ST减少率及胸痛发作频次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心血管内科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心内科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心功能Ⅰ级、Ⅲ级、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Ⅱ级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组心律失常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70.59%,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复发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AMI伴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01至2016-12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4例AMI伴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直接送入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后送入医院进行抢救,统计各组患者存活情况。结果研究组经院前、院内抢救,其患者死亡率与存活率(7.7%、92.3%)均与对照组(36.5%、63.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对AMI伴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可显著减少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低、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高和降低卧床时间、平住院费用等,应得到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评分(50.21±1.26)分和焦虑评分(51.01±2.11)分与对照组抑郁评分(55.15±2.01)分和焦虑评分(56.45±2.01)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0.21±1.45)分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85.21±1.27)分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状态 护理质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