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中判定吻合口通畅性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颅内外搭桥手术61例次,共68处吻合口。吻合术后均行ICG血管造影,观察搭桥血管通畅情况,并与术后1周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术中ICG血管造影有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发现4处吻合口闭塞,给予重新吻合。最终造影显示67处通畅,1处闭塞。术后DSA和CTA检查示66处吻合口通畅,2处闭塞。结论术中ICG血管造影可以判断颅内外搭桥吻合口的通畅性,是一种简便、迅速、准确的术中血管造影技术。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及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颈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间皮瘤、高分化血管肉瘤各1例。术后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例均随访4~1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一期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的同时,为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多数病人需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
简介:目的: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以下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探讨其对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期能够促进课程整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实施"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临床场景学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师、生两个角度评价课程整合背景下传统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育环境。结果: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育环境总体测量评分,师、生得分分别为(3.15±0.13)分、(3.04±0.33)分,处于很好水平,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良好的课程整合大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师生动员、学生职业情感教育及沟通能力锻炼、师资要求等方面尚须进一步深入。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α)、IL-1Rα/IL-1β比值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血清中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同时探讨IL-1β与IL-1Rα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31例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颅内外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就术前、术后1h、1d、3d、5d以及造影复查(术后6~12个月)时血清IL-1β、IL-1Rα和IL-1Rα/IL-1β比值以及血管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在31根血管上放置31枚支架,随访6~12个月,6例出现了再狭窄(19.35%),超过50%的再狭窄为3例,余3例在10%~30%之间。2组患者术前IL-1β、IL—Rα、IL-1Rα/IL-1β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IL-Rα呈正相关(r=0.444,0.881;P均〈0.05);术后1h、1d、3d、5d2组患者IL-1β、IL-R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时2组IL-1β、IL-Rα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再狭窄患者IL-1Rα/IL-1β比值明显低于未再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IL-R呈正相关(r=0.531,0.953;P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1Rα与支架术后的炎性过程有关,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再狭窄有关。IL-1Rα/IL-1β比值的变化可做为再狭窄监测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