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以 70例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35例为参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 35例为研究组,添加自拟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代偿期稳定率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恩替卡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硬度值及血清病毒水平(HBV-DNA)。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肝硬度值、HBV-D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纤维化,降低血清病毒水平及肝硬度值,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32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和33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取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Breg细胞(CD3-CD19+IL-10+B细胞)占B细胞的比例,以及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克罗恩病患者于第0、2、6周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5 mg/kg)诱导缓解,其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的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于第14周再次检测PBMCs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并与第0周进行比较。同时,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于第0周和第14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沉降率辅助评估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结果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克罗恩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PBMCs中Breg细胞比例较高[(3.15±1.17)%比(2.64±0.38)%,P=0.024],Treg细胞比例较低[(2.15±0.49)%比(4.25±0.41)%,P<0.001]。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克罗恩病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呈独立正相关(r=0.628,P<0.001;r=0.749,P<0.001)。治疗第14周,根据症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内镜下黏膜愈合进行评估。CDAI<150且内镜下黏膜愈合者定义为缓解组(R组),CDAI≥150或内镜下黏膜未愈合者为未缓解组(N组)。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R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5.89±2.60)%比(3.19±1.27)%,P<0.001;(4.59±0.72)%比(2.08±0.47)%,P<0.001],CDAI和CRP均显著降低[CDAI:(63.19±14.69)比(195.62±58.13),P<0.001;CRP:(3.65±2.23) mg/L比(29.80±30.06) mg/L,P<0.001]。治疗前和第14周,克罗恩病患者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与CRP(r=-0.279,P=0.026;r=-0.406,P=0.001)和CDAI(r=-0.409,P=0.001;r=-0.708,P<0.001)始终呈独立负相关。治疗第14周,ROC曲线分析显示"Breg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参数(曲线下面积:0.782,截断值:0.895 5,P=0.034)。结论Breg细胞和Treg细胞不仅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而且在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中,联合检测这两类免疫细胞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以 70例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35例为参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 35例为研究组,添加自拟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代偿期稳定率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备发射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适用于教学工作当中。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教学工作也积极地开展了创新实践,提倡将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本文将以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为出发点,从思维导图在教学工作当中实际产生的作用为根基,针对思维导图如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在物理知识预习、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运用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阶梯式精准化饮食护理对行粪菌移植后克罗恩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粪菌移植的克罗恩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各28例:观察组在护理干预中采取阶梯式精准化饮食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干预中采取常规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CDA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观察组均显著更优(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观察组均显著更高(P<0.05)。在CDAI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示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比较示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行粪菌移植后的克罗恩病患者采取阶梯式精准化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不完全病毒学应答(PVR)比例越来越高,此时调整治疗策略会给部分患者带来临床不良结局的风险。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病毒学和血清学指标,预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ETV治疗48周PVR,指导临床早期调整治疗方案。方法入组患者:2018年1月起开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诊断的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口服ETV单药治疗。根据48周HBV DNA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其中HBV DNA < 20 IU/ml为完全病毒应答(CVR)组、HBV DNA≥20 IU/ml为PVR组。比较两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病毒学及血清学指标,进行ROC曲线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找出预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ETV治疗48周PVR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截止到2020年7月共计90例患者完成48周治疗,其中CVR 50例(55.56%),PVR 40例(44.44%)。PVR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HBsAg、HBeAg、HBV DNA均明显高于CVR组(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24周HBV DNA定量(AUC = 0.961,P < 0.001;PPV = 97.06%,NPV = 87.50%)和HBeAg定量(AUC = 0.883,P < 0.001;PPV = 90.63%,NPV = 81.03%)的预测价值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24周HBeAg > 1.952 log10 S/CO(OR = 3.177,95% CI:1.261~8.267,P = 0.018)和HBV DNA > 2.205 log10 IU/ml (OR = 43.197,95% CI:6.858~272.069,P < 0.001)是PVR的独立预测指标,二者联合预测效果最好。结论治疗24周HBV DNA联合HBeAg定量可以早期预测ETV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ETV治疗48周PVR;治疗24周HBV DNA和HBeAg均> 2 log10的患者继续治疗至48周均不能获得CVR,建议此时应该调整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肝纤维化程度在2期(METAVIR评分)及以上的慢乙肝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需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过程中肝穿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的金标准,但在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难以开展。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创性指标评价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纤维化动态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共纳入268例行肝穿活检的HBeAg阴性未治疗CHB患者,其中173例需抗病毒治疗(纤维化≥F2,METAVIR评分)均接受了至少4年ETV治疗,临床及病毒学评价在基线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各进行1次。FIB-4评分被用来评估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处于F1、F2、F3、F4期的CHB患者分别为95、108、50、15例。FIB-4评分可较好的鉴定出伴严重肝纤维化的CHB患者(F3-F4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 (95%CI 0.716-0.834)。F2、F3期患者,ETV抗病毒治疗1年、2年后FIB-4值显著降低(P<0.01)。而F4期患者,FIB-4值抗病毒治疗4年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ETV 4年抗病毒治疗中FIB-4值显著降低,提示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FIB-4评分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抗病毒治疗疗效和患者肝纤维化的改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