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低温停循环(moderate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MHCA)结合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ilateral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bSACP)在全弓替换及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TAA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疾病诊疗中心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MHCA(29℃)及bSACP辅助下治疗的15例急性TAAD病例(改良组),采用同期在MHCA(25℃)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unilateral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uSACP)辅助下治疗的26例急性TAAD患者作为对照(传统组)。全组患者均为复杂A型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49岁,男性32例(78%),高血压病36例(87.8%)。根部操作包括窦部成型13例(31.7%),升主动脉替换29例(70.7%),Bentall 12例(29.3%)。弓部操作均为全主动脉弓替换+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结果全组住院死亡2例(4.9%),脑梗塞3例(7.3%),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12.2%),截瘫2例(4.9%)。传统组与改良组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例(7.7%)对0例,P=0.524]、[3例(11.5%)对0例,P=0.287]、[4例(15.4%)对1例(6.7%),P=0.636]、[1例(3.8%)对1例(6.7%),P=1.000]。改良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为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及迟发性截瘫各1例。改良组的手术、体外循环、阻断、停循环、顺行性低流量脑灌注、呼吸机辅助、ICU滞留时间及术后48 h引流量均小于传统组。组间新发急性肾衰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再次开胸探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MHCA(29℃)及bSACP辅助下采用全弓替换及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TAAD早期结果良好。与传统组相较,改良组的呼吸机辅助、ICU滞留时间及术后48 h引流量显著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侧支融合术或单源化治疗(unifocalization,UF)在室间隔缺损(VSD)及粗大体肺侧支(MAPCAs)的肺动脉闭锁(PA)患儿中的应用,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深入剖析不同解剖形态的MAPCAs。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6例合并粗大体肺侧支及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MAPCAs/VSD/PA)患儿实施选择性UF术加一期根治术,男4例,女2例;年龄6~96个月;体质量5.0~23.0 kg。术前均行心导管、选择性体肺侧支造影及心脏CTA检查,明确体肺侧支种类及解剖分布。对造影提示参与肺"气血交换"的粗大体肺侧支实行选择性UF,对不参与肺"血气交换"的功能性体肺侧支术中结扎或不处理。术中留取不同种类粗大体肺侧支的组织行病理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明确侧支类型。结果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前心导管、选择性侧支检查及术中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参与肺"血气交换"的功能性MAPCAs具有肺动脉壁结构,属于弹性动脉;不参与肺"血气交换"的非功能性MAPCAs为小动脉壁结构,属于肌型动脉。结论术前可通过选择性MAPCAs造影检查明确参与肺"血气交换"功能性侧支,功能性侧支属于弹性动脉,具有肺动脉壁结构,术中对功能性侧支进行UF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简介:摘要:铁路全封闭长、大车辆侧墙蒙皮一般采用 2.5mm 高强钢板,以实现整车结构强度大、运行风阻小等目的。围绕侧墙整板蒙皮张拉工艺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制造了新型蒙皮张拉机,优化了蒙皮张拉工艺。采用新工艺后,蒙皮板焊接失稳变形等问题被有效消除,保证了整车制造质量。蒙皮除了具有防护和增强强度的作用外,还起到了装饰客车、表现整车外部形状特征的作用。因此,车身蒙皮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和性能。车身蒙皮的制作受材质、蒙皮与骨架连接方式、自身的形状结构、蒙皮类型、生产批量等条件制约。
简介:摘要:中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能够真正自觉学习的学生较少,老师的作用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吸引学生学习,设法让他们想学习、乐于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形成科学素养。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良好处理焦炉焦侧烟尘污染这一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导焦烟尘的特征,并对目前已有的除尘系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焦侧除尘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过优化设计的除尘系统通过现场使用证明,除尘效果极为良好,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关键词:焦炉;焦侧除尘系统;优化设计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个高校不断地进行扩招和转型。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了高校,这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能否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已然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课题。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瓶颈,探讨供给侧改革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提升和优化高校学生工作的资源配置,使学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吸引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BMA-PLIF)的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BPA-TLIF术的4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68.06±2.98)岁;病程(2.21±0.69)年;严重程度:6例Ⅰ度,13例Ⅱ度,20例Ⅲ度,4例Ⅳ度;病变节段:2例L3~4,27例L4~5,14例L5~S1。观察组女18例,男25例,年龄(67.72±3.02)岁,病程(2.37±0.62)年;严重程度:7例Ⅰ度,14例Ⅱ度,17例Ⅲ度,5例Ⅳ度;病变节段:3例L3~4,25例L4~5,15例L5~S1。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个月腰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5.02±1.17) cm比(8.04±1.42) cm,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125.63±10.58)ml比(187.44±15.32)ml、(102.36±9.33)ml比(126.12±10.27)ml,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17±15.34)min,对照组为(121.89±16.5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3.41±0.45)分比(3.96±0.56)分、(13.27±0.99)分比(15.21±1.06)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3),对照组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TLIF术治疗老年DLSS患者手术时间短,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腰部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增生和移行的差异及紫外线对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转位术的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患者各19例19眼的翼状胬肉组织。6例12眼正常结膜组织来源于同期供体眼球。根据病种和培养取材部位分为鼻侧HPFs(HPFs-N)19例、颞侧HPFs(HPFs-T)19例、单侧HPFs 19例和人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HCFs)12例,分别取自双侧翼状胬肉的鼻侧、双侧翼状胬肉的颞侧、单侧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将以上成纤维细胞分为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分别接受紫外线B(UVB)和普通光照照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划痕试验检测48 h细胞划痕愈合率,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较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能力的差异。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生长曲线及α-SMA表达的改变。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可见HCFs及HPFs呈梭形生长。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1~7 d生长速度逐渐加快,HPFs-N生长最快,HCFs生长速度最慢。在紫外线照射下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较普通光照组明显加快。4种成纤维细胞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58.064,P<0.05;F细胞类型=326.582,P<0.05.F组别=4.731,P<0.05;F细胞类型=172.813,P<0.05),其中普通光照条件下,48 h后HPFs-N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79.67±0.86)%,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54.04±0.33)%、(64.12±0.21)%和(58.86±0.41)%,HPFs-N的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为(28.87±1.02)%,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13.67±0.23)%、(20.35±1.72)%和(5.1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光照组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的成纤维细胞增生移行能力大于单侧翼状胬肉和HCFs,α-SMA表达增多,紫外线照射可以加强体外培养HPFs的增生移行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等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36例。术前2周内及术后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 Ⅲ)、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HAMA、HAMD)、非运动并发症30题问卷(NM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及帕金森病睡眠评分量表(PDSS)评定,计算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比较手术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同时分析睡眠症状改善率与各量表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年时的UPDRSⅢ评分(药物关期)、HAMA评分、HAMD评分、NMS评分、PDQ39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总LE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年时PDSS总分及除PDSS-6、PDSS-15以外的各分项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术后PD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改善率与UPDRSⅢ评分改善率、HAMA评分改善率、PDQ39评分改善率及总LED的减少率等多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双侧STN-DB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部分获益于运动症状的改善及焦虑情绪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枢椎棘突螺钉单侧应用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构建正常枢椎解剖、椎板薄和椎动脉变异椎弓根细小3种不同解剖状态下的完整上部颈椎有限元模型作为完整模型组,然后分别模拟齿状突骨折进行寰枢固定和寰椎骨折进行枕颈固定。在寰枢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比较单侧枢椎棘突螺钉+对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棘突螺钉组)和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固定组(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置钉3种不同的固定技术。模拟颈椎运动,测量枕颈的屈伸、侧屈、旋转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和椎弓根螺钉组的C1~C2屈伸、侧屈、旋转ROM均较完整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在寰枢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0~C2屈伸、侧屈、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在枕颈固定中,棘突螺钉组C1~C2侧屈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棘突螺钉组的C0~C2旋转的ROM大于椎弓根螺钉组。枢椎棘突螺钉分别测试水平、斜向、垂直固定间有差异,但不明显。结论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枢椎单侧棘突螺钉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组合式固定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寰枢固定中,相对于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好的寰枢稳定性。在枕颈固定中,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侧屈和旋转活动上较枢椎棘突螺钉组合式固定稳定性更好。枢椎三种棘突螺钉置钉技术间的稳定性差异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在初产妇 分娩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初产妇 88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会阴裂伤情况 、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初产妇采取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既可以减少产妇的损伤,对母婴均无损害,可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瑶药红钻洗剂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效果。 方法: 将本 院 201 7 年 3 月至 20 20 年 3 月收治的 40 例 产后会阴切口水肿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 以 随机 抽签法将所有产妇均分为两组,每组各 20 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在会阴切口水肿位置敷 50% 的硫酸镁溶液的纱布,每次 20 分钟。观察组产妇采用 瑶药红钻洗剂治疗, 每次熏蒸 20 分钟。对比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会阴切口处水肿消退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 观察组 产妇在产后 24h 内水肿消退例数要多于对照组产妇,在 25~48h 、 49~72h 、 > 72h 三个时间段内, 水肿消退例数要少于对照组产妇( P < 0.05 );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 P < 0.05 )。 结论: 瑶药红钻洗剂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用于 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临床治疗之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接生法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2019年1月-12月,从该时间段于我院选取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传统体位分娩护理,观察组行自由体位联合适度会阴保护接生法,比较剖宫产发生率和产程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其中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40.00%,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3.00%(c2=17.714,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产程、总产程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接生法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且缩短了产程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肥胖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开腹组21例行开腹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腹腔镜组39例行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存活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切口脂肪液化、尿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切口感染、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存活、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子宫内膜癌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影响程度较低,且术后短期内未出现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