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全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全钾相对较小。全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全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全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性钾是全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简介:摘要:农田杂草治理是作物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世界各国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农业杂草处理按操作方式可分为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三种。化学除草是农民过去常用的一种除草方法。由于其使用成本低,对经济收入低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除草方法。然而,这种除草方法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不仅对杂草造成危害,而且对农田土壤也有很大的危害,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甚至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人工除草法主要用于传统作物。在化学除草剂出现之前,只能手动进行田间除草。虽然这种除草方法不会对人体健康、农田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但除草效率很低,除草周期长,人工劳动浪费大,使用成本高。对于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瓜果,农田杂草不能用化学药剂控制,只能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处理。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机械除草技术已成为农民的新选择。采用机械除草技术可以智能地识别作物和杂草,保证作物不受损害,杂草得到准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