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十年对于个人历史来说很长,对于文学史来说却很短。北岛曾经很严肃地说过一句话:一百年才出一个好诗人,一千年才出一个伟大的诗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对于历史的理性认识往往要等到这一段历史过去之后,曹操在他的时代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陶渊明,也只是以隐士之名活在他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十年”之中寻找中国当代诗歌的写作轨迹以及发展变化,

  • 标签: 诗歌写作 新世纪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 历史 文学史 诗人
  • 简介:<正>诗是什么?是一个大家关心而又难于回答得完全的问题。因为客观生活永不停止地发展着,生活的内容一天比一天地丰富着,从而,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也就不可能不跟随现实生活的发展与丰富而变动着。任何企图用简单的词句把某种文学样式的概念固定下来,当做一成不变的“定义”,当然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并不否定“定

  • 标签: 诗歌创作 文学样式 语言 现实生活 联想与想象 想象与联想
  • 简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孔子在原始经学时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且完整的经学诠释学命题。关于这个诠释学命题的提出,孔子是受动于血缘宗法制信仰的推动。而没有给出逻辑的论证,因此孔子以一个独断论的诠释学命题封闭了“六经”文本。把“六经”负载的意义在绝对的遵循中诠释为绝对真理——周公礼乐制度,同时也为自己塑造无冕素王的圣人形象提供诠释学意义上的必要性准备。西方基督教的释经学关于《圣经》的诠释有着重要的自解原则,中国经学诠释学对“六经”或《十三经》的诠释也有着在信仰上构成的自解原则。而经学诠释学自解原则告诉我们,“述”的字义与词义是“遵循”.“作”的字义与词义是“制作”与“兴作”。杨伯峻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过度诠释为“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从而把一个经学诠释学命题降解为文学诠释学命题。

  • 标签: 孔子 中国经学诠释学 自解原则 独断论诠释学 信仰 误读
  • 简介:<正>最近几年间,笔者以文艺心理学为中心课题做了些探索性的研究,现在将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艺术形象、想象、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置于联系系统中做些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一、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与艺术形象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 标签: 艺术形象 形象思维 文艺心理学 艺术思维 客观世界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