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往几十年间,页岩气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全球性天然气资源,美国尤其如此。据Polczer(2009)和Krauss(2009)预测,页岩气开发将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推开,到2020年北美地区的天然气总产量有望一半来自页岩气。由于页岩储层基质渗透率极低,因而页岩气被视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这类资源的开发需要由裂缝为天然气提供流入井筒的通道。由于页岩气地质储量的定量计算和流动特性的识别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页岩气藏最终开采量的估算需要有新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估算页岩气井最终开采量的4种方法,其中包括2种经验法(常规的和改进后的递减曲线分析法)、解析模型法和数值模型法。这四种方法在美国四个不同的页岩成藏层带内得到了应用(巴奈特、海因斯维尔、马塞勒斯和伍德福德)。
简介:通过对成像点处的源点波场与接收波场匹配分析可实现基于单散射近似的地震成像。互相关是一种波场匹配分析的常用方法。经Kirchhoff积分法偏移或波动方程偏移后,地表地震数据成为关于空间和时间变量的深度域波场。简单的成像条件即利用零时间延迟的源点波场与接收波场互相关提取成像值。互相关成像条件可以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实现应用。基于延迟波场的互相关成像可用于成像准确性分析以及实现角度域成像。介绍了一种时移(时延)波场的互相关成像条件。由该成像条件得到的成像结果是关于源点波场与接收波场之间时移量的函数,可用于积分法偏移、波动方程偏移或逆时偏移的时移道集和反射角度道集成像。利用模型数据数值试验展示该方法的主要特点。
简介:许多人已经在着手研究提高原油采收率(IOR)的方法。但是,研究仍然停留在使用实际岩心样品定量评价油层润湿性上面。接触角是测量储集岩优先亲和性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悬滴法来研究油滴量、盐水矿化度、含有饱和流体的岩石、油酸量和温度对碳酸盐储集岩润湿性的影响。16次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把10,15,20,25ml的油滴分别滴入矿化度为0,50000,100000,150000ppm的NaCl盐水中。做这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油滴量和矿化度对接触角的影响。在完成的3次实验中,用含酸量为0.374,0.561和0.986mgKOH/g的原油样品研究了含酸量对接触角的影响;另有3次实验采用盐水、原油和聚合物溶液研究了含有饱和流体的岩石对接触角的影响;最后,有2次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接触角的影响。以上所有实验都采用的是实际岩石和原油样品。结果表明在达到了临界水矿化度时存在着一个特定的油滴量。这种临界水矿化度是油滴量对接触角没有影响时的矿化度。岩石润湿性下降低于临界矿化度和上升超过临界矿化度都取决于油滴量。所获取的结果表明,含有饱和流体的岩石在测量接触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果还表明随着原油中的含酸量增加,接触角降低。因此,预计含有低酸油的碳酸盐岩油藏比含有高酸油的碳酸盐岩油藏更具有亲油特性。温度和油浸流体粘度的增加能使所测量的接触角减小。本项研究结果已形成了一个新的临界矿化度的概念,并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响使用接触角技术测量润湿性的一些因素。
简介:本文描述了运用单相二维数值模型研究被两条无限或有限导流能力的、互相正交的裂缝穿过的井的动态。定产量压力降落测试的模拟分析表明,在井眼处存在有限导流能力(C?<500)的正交裂缝的情况下,井的不稳定流动特性并不显示出双线性流和地层线性流的阶段特征。但是,当裂缝的导流能力为无限(C?>500)时,则可观察到地层线性流的阶段特征。这一阶段可用来确定裂缝半长,该裂缝半长等于两条裂缝半长的总和(xf+yf)。研究表明,对于任意导流能力,拟径向流阶段开始的时间随着yf/xf的增大而减小;当yf/xf给定时,则随着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大而增大。当裂缝导流能力为无限时,单条水力裂缝的生产能力高于总长度相等的两条水力裂缝的生产能力。但是,当裂缝的导流能力较低时,两条水力裂缝的生产能力比单条缝更高。
简介:致密(微达西)油层生产井的动态预测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地质复杂性(天然裂缝的存在与否和不同岩性层的作用)、完井和裂缝形态的复杂性(长水平井眼中的多组横向或纵向裂缝)以及两相流动都构成了简单动态预测的障碍。为了了解油藏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我们论证了各种分析和数值方法的作用。这些方法包括:(a)常规的递减曲线分析(Arps1945);(b)Volko的拉伸指数(SE)方法(Volko2009);(c)11k等(2008,2010)的幂律指数(PLE)方法;(d)可确定增产处理储层体积(SRV)的产量瞬时分析(RTA)和瞬时产能指数(PI)分析;(e)为了解观测到的流动状态而进行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对致密油藏的短期或长期生产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和预测时,利用真实的和模拟的数据论证了综合使用分析和数值方法的好处。通过使用一整套分析方法,就可以做到对天然裂缝的识别、对增产处理储层体积的量化以及对未来动态预测可靠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