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丝经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2例髌骨骨折2003年3月~2012年10月应用钢丝经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52例髌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15例,横行骨折18例,斜行骨折8例,纵行骨折11例,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18月均获得临床满意疗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根据胥少汀1等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治疗结果于术后12周进行功能评定1例,良6例,优45例,优良率98.1%。结论应用钢丝经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靠,疗效显著,相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明显降低软组织激惹和复位丢失率,且膝关节可早期活动,预防关节僵硬,促进骨愈合,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髌骨 骨折 钢丝张力带 空心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狭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L5~S1或L4~5椎间狭窄,其中腰椎滑脱峡部裂假关节者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者4例,外侧椎间盘突出间隙狭窄5例,椎体终板后外缘局限性增生骨化突入椎间者9例。同时11例为垂直狭窄型,9例为水平狭窄型,12例为Ⅲ度狭窄,8例为Ⅱ度狭窄。结论临床上运用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狭窄进行诊断,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CT旁矢状位重建 腰椎间孔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鼻饲管满足患者饥饿感的效果。方法通过对照组12人使用传统鼻饲管鼻饲法,实验组12人使用改良后的鼻饲管鼻饲法。结果对照组每天需鼻饲6~7次,而实验组每天鼻饲4次。结论改良后的鼻饲管可有效减少患者进食次数,减轻饥饿感,满足患者生理需求。

  • 标签: 喉癌术后 鼻饲 鼻饲管 侧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腹腔镜下手术前两种不同的脐清洁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四步法进行清洁消毒,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二步法进行清洁消毒,对两种清洁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洁消毒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润肤油清洁消毒四步法的清洁消毒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能保证创口的无菌性,减少感染的机率。

  • 标签: 腹腔镜 清洁方法 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14例颈静脉区神经鞘瘤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临床发病特征,并结合治疗实践分析手术方法。结果14例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经外科手术治疗,全切除10例治愈,次切除4例好转,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右侧轻度面瘫,术后头MRI平扫+增强证实结果,三年内无复发病例。结论颈静脉区,位置,解剖结构复杂,精确细致的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颈静脉区神经鞘瘤患者症状,切除肿瘤,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区 临床特点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乐扣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固定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使用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的晚期肺癌患者共90例,按照不同的固定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固定,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分别比较两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舒适度82.2%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42.2%(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使用思乐扣固定静脉导管舒适度高,不良发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思乐扣 缝线固定 深静脉置管 恶性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的用量,治疗组则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调整患者低分子肝素以及华法林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D-二聚体、INR监测值,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上升情况来调整华法林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可显著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且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28例,参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持续时间、术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累计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持续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三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 应用价值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压治疗在防止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将100例ICU神静脉置管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使用气压治疗仪联合正压封管法,对照组仅采用正压封管法,观察两组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堵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留置时间堵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在防止静脉置管导管堵塞效果明显。

  • 标签: 气压治疗 深静脉置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本次纳入研究的72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和追踪的外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83%(69/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符合率高,价值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对儿童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108例儿童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康复新治疗组;B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观察创面愈合速率及创面愈合后6个月及12个月瘢痕指数(SI)。结果108例患儿经治疗后全部临床愈合,A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4)d,B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3.1)d。治疗过程各组创面面积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A组愈合速率明显快于B组。创面愈合6个月、12个月后随访,A组的SI优于B组。结论康复新治疗儿童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儿,创面愈合速率及SI优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

  • 标签: 康复新 烧烫伤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下高度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43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同时对这43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分析彩色超声及DSA结果,总结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3例患者累及静脉42条,其中累及左侧肢体24例,累及右侧肢体15例,累及双下肢者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静脉42条,DSA诊断累及静脉46条,符合率为91.30%(42/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符合率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做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初筛检查手段,但应积极提高超声医生的业务水平。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形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观察围产期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5-1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抽取50位,并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围产期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静脉发生血栓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且产妇的恢复程度要大大提高。

  • 标签: 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产期护理 预防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9例子宫切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盆腔手术史、肥胖、高血脂、下肢静脉曲张、高龄及有口服避孕药史者是高危因素。9例(LE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低热、患肢疼痛、肿胀、增粗及活动受限,腓肠肌握痛,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而确诊。予低分子肝素钠、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加口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经7-10天治疗,症状完全缓解7例,症状消失患肢仍肿大,1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结论LEDVT是术后少见并发症,对高危患者应预防性治疗;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1月进行髋部手术的52例患者,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早期预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的52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5.8%;平均住院时间是(9.3±4.2)天;疾病知识掌握率是90.4%(47/52),遵医用药患者50例(96.2%),坚持功能锻炼患者46例(88.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4.2%(50/52)。结论对于髋部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避免发生静脉血栓,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髋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预防静脉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期间给予静脉置管治疗,为预防并发症产生,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行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来对比护理方式的差异性。结果行静脉置管后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而观察组仅出现2例,总发生率为10%。二者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χ2=4.32)。结论在静脉置管时、置管后坚持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感染、导管堵塞、空气栓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产生,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效果卓著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颅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并不罕见。随着DVT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改进,颅脑手术后病人并发DVT也越来越提早被人们发现。了解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护士提高对DVT的警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一旦发生DVA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病人的医疗消耗和病死率。我科自1996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颅脑手术后发生DVT10例,采取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静脉血栓采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临床选择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临床选择纤溶酶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最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凝指标变化、彩超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凝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彩超检查结果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凝指标以及彩超检查结果。

  • 标签: 纤溶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82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60.46±7.64)、社会功能评分为(48.26±6.82)、认知功能评分为(70.42±6.18),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54.24±7.11)、社会功能评分为(41.86±6.77)、认知功能评分为(64.87±6.07),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