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陈慈煦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用药以轻、灵、平、和为要,每获良效,现代医学关于“脑-肠-菌轴”理论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而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老的用药思想与此理论相合,从而印证了陈老用药的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芎清脑颗粒对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92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组联合口服川芎清脑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VAS评分和头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24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以及头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基础上,原发性头痛患者联合口服川芎清脑颗粒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头颅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在我院出生且被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38例患者作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在我院出生但未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38例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需要采取头颅CT检查。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组患者中不同胎龄新生儿的CT值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组患者的CT检测值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头颅CT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地对颅内出血做出定性、定量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小血管病引起的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的脑小血管病合并痴呆患者治疗好转出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5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每次800mg(2粒),每日3次。在患者出院前及1个月后发放ADL评分量表、MoCA评分量表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明显改善脑小血管疾病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接收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并对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对照组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了解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症状与CT检查结果,为日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所收治的15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5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均有进行性智能障碍,CT扫描显示脑内白质区多发低密度灶,同时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萎缩。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临床表现分析结合CT检查结果对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避免以及减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帮助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提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性脑病(HE)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其中并发HE者28例,未发现HE者32例。另选同期收治的急性肝衰竭并发HE患者50例纳入肝衰竭组。检测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①肝硬化并发HE者TT4、TT3、FT3水平均显著低于肝硬化无HE者(P<0.01),两者FT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衰竭组患者发生HE后与发生HE前相比,TT4、TT3、FT3和TSH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FT4水平显著上升(P<0.05)。③肝硬化并发HE者TT4、FT4水平显著低于急性肝衰竭并发HE者,而TSH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0.01),两者TT3和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HE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不尽相同,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有所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20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均给予脑疝复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12例(60.0%),轻度残疾4例(20.0%),重度残疾2例(10.0%),植物生存1例(5.0%),死亡1例(5.0%)。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脑积水1例,大脑后动脉梗死2例,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结论脑疝复位术临床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治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联合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已确诊为焦虑性失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同时给予脑电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进行治疗4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quiry,PSQI)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困倦等。结论脑电治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焦虑性失眠较单纯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疗效好,迅速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巴曲酶、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无一例恶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00%vs76.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1.4vs16.1±2.0,P<0.05)。治疗后90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I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逐渐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90d的BI达(72.35±12.8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d的BI(66.69±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