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息肉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收诊治的6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分为参考组(n=32)和实验组(n=33)。参考组采取常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续对两组患者的息肉切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进程进行比较。结果:参考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均可达到较高的一次切除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切除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敏之星治疗仪导入氨甲环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60例设为研究对象,遵从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原则,将参与研究的黄褐斑患者分配到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比例1:1。研究组30例,给予舒敏之星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口服药物;参照组30例,给予口服药物。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方氨甲环酸胶原蛋白冻干制剂中氨甲环酸的测定 方法:采取HPLC法,C18柱(250mm × 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2 M磷酸盐缓冲液(20:8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 结果:复方氨甲环酸胶原蛋白冻干制剂中氨甲环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且回收率的标准偏差较小。 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测定复方氨甲环酸胶原蛋白冻干制剂中的氨甲环酸含量。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1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汽化电切术发生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开展初期3例因术中出血多手术野不清,中转开放手术。3例术后24—48h因膀胱痉挛出血量大,电切镜下止血。1例出院后第5天,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后出血;1例出院后第8天因骑车后出现出血,出血量较大,此2例均电切镜下止血。10例出院后2-10d出现肉眼血尿,膀胱腔内置三腔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初期开展学习曲线内,对于容易造成术中术后出血的内科疾病,术前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给予相应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共计98例。通过抽签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持有蓝色签为对照组,治疗采用普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方式;持有红色签为观察组,治疗采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方式。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临床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96%,对照组为83.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8.16%,对照组为24.4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BFB)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3-2022.3期间随机抽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额外增加NEMS联合BF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评估治疗后盆底功能[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NEMS联合BFB治疗产后SUI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恢复患者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再次择期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对33例曾因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incompetence,CI)有过1次成功宫颈环扎术史,再次妊娠行择期宫颈环扎术,使用慕斯灵带采用McDonald法于12~16孕周进行择期宫颈环扎术,常规在36~37孕周拆除缝线。结果手术时间12~23min,(15.2±3.2)min。术后住院时间5~11d,(7.4±3.1)d。1例26+孕周完全性前置胎盘导致出血,胎儿放弃,活产率97.0%(32/33);早产率36.4%(12/33),足月产率60.6%(20/33)。新生儿出生体重1.62~3.61kg,(2.54±0.93)kg。仅1例31孕周早产儿轻度窒息,余31例新生儿评分均>7分,无窒息。无宫内感染发生。3例宫颈裂伤,无不良结局;产后出血4例,无严重产后出血。结论再次择期宫颈环扎术不影响妊娠结局,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血管环畸形的解剖变异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21例先天血管环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21例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1岁.患儿术前均行心脏超声、64排CT检查,其中双主动脉弓8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韧带6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2例、肺动脉吊带4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侧动脉导管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4例、室间隔缺损2例、单心房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肺静脉狭窄1例.21例均在全麻下行畸形矫治术,其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12例,非体外循环手术9例(7例采用左后外侧切口,2例采用左腋下切口).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的患儿,体外循环34~83min,中位数47min;主动脉阻断19~50min,中位数26min.1例患儿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再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于出院后1、3、6、12个月复查,此后每年复查1次.21例患儿平均随访3.6年.随访期间患儿呼吸道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生长发育正常.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气管重建示:气管狭窄较前明显改善.结论根据先天血管环的解剖变异及是否合并心内畸形选择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 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 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 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 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 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 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