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2017年74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疗法,对照组采用腰痛宁胶囊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民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治愈率为45.95%;有效18例,有效率为48.65%;无效2例,无效率为5.41%;治疗总有效率为94.69%。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为21.62%;有效17例,有效率为45.95%;无效12例,无效率为32.43%;治疗总有效率为67.5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手法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同时可使腰腿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我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科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开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3.3%,可见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88例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44例实施拜新同联合氢氯噻嗪治疗、B组44例实施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B组略优于A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B组6.82%明显低于A组20.45%(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理想,其用药安全性明显优于氢氯噻嗪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二甲双胍治疗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利拉鲁肽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BMI、血糖相关指标对比。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BMI、FBG、PBG、ISI、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米非司酮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续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子宫内膜内异症术治疗,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术后采取GnRH-a后续治疗;观察组54例,术后采取米非司酮与GnRH-a后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和病情复发情况,并作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9、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米非司酮与GnRH-a后续治疗可协同提高疗效,对于改善预后、减少病情复发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98例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他司汀片,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治疗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拜新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的近期治疗缓解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MDR1、Bcl-2的表达情况及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0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中Bcl-2和MDR1基因编码的P-gP的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化疗临床有效率为65%;化疗后Bcl-2表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P-g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组,P<0.05;化疗前P-gP、Bcl-2的表达在化疗有效组均低于无效组,但P-gP降低的更明显,P<0.05;Bcl-2阳性组中P-gP表达阳性率高于Bcl-2阴性组,P>0.05。结论化疗能诱导P-gP的表达,P-gP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Bcl-2的过量表达也可能是宫颈癌产生耐药的原因;在宫颈癌组织中P-gP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因新诊断出2型糖尿病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而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曼月乐及孕激素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孕激素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曼月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E2、LH、FSH指标,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数据均不明显(P>0.05)。结论曼月乐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症疗效突出,逆转子宫内膜的作用更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血糖达标后,选用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2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当,可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预混胰岛素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